江湖人?
延昭帝皱起了眉,“那这个林…”
“林端,商林端。”窦少恩重复道。
“他岂不没读几本书?”没读过书他怎么用?
窦少恩轻笑道,“奴才听说,商小公子才华很好,只不过因为身份特殊的缘故,那江湖人一直不许他参加科考。”
那就好那就好。
跟着延昭帝又有些可惜,今年秋闱刚过,商林端已经错过了。
哪怕早半个月也好啊。
窦少恩像是知道他心中所想,又道,“可惜商小公子身负才华,却屡屡错过科举,下一次还得等三年之后,不能为国效力,实在遗憾。不过,奴才又觉得,是不是可以特事特办?就叫吕山长啊,柳先生他们考教考教小公子的水平,若是过得去,由他们联名推举人才,叫小公子直接参加来年春闱?想来以吕山长和柳先生在学子中的地位,若得他们首肯,当不会有人反对。”
说完,他忽然拍了下自己的嘴巴,“就你多嘴!皇上恕罪,奴才也是一时怜悯商小公子才胡说八道,求皇上别责怪奴才。”
“你啊你啊。”延昭帝心里一动,嘴上却不予置评,“这里就朕和你两个,随意点。若是连你都不敢跟朕说真话,这满朝文武,朕还能信谁。”
窦少恩受宠若惊,还要再表忠心,延昭帝摆摆手,“出来的久了,该回了。”
该看到的人,也都看到他来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没写完,明天补齐,建议后天来看 九月十七这天, 太子离京。
尽管已经轻车简从, 低调出行, 仍有不少人在城外十里亭送行。
当然, 主要送行对象其实是苏澜。
比如聿哥儿,柳平之,商嬷嬷,还有林蕙, 苏沁, 商林端。
而殿下这边, 就只有罗霆, 而且都光站着, 也没见谁开口,仿佛就是被拉来凑个数应个景。
大家都很善良地没先去打扰他们姐弟说话。
“阿姐,你一定要记得常写信, 过年记得要回来啊?”聿哥儿如今虚岁十二,是半大少年了,但还像小孩一样,很舍不得跟阿姐分开, 尤其这一次, 阿姐竟然要离开京城, 他真的太难过了。
苏澜十分愧疚。
从阿娘去后,她自觉不能保护好聿哥儿,想办法把他送去南山书院读书,聿哥儿小小年纪, 不仅没了父母,唯一的姐姐也隔几个月才能见一次,后来大些了,她又嫁人,不能随便回娘家,见的还是不多。如今,仇人都没了,她却要和殿下云游四海,不知何时能归。
她真的太对不起聿哥儿了。
“聿哥儿,”她摸了摸他的头,才惊觉他如今已经只比他矮半个头了。他已经长大了,她却从来没有好好陪伴过他。她轻轻拥抱他,声音哽咽,“你要记得跟着先生好好读书,不可有一日懈怠,阿姐回来时,会考你的,有柳先生做你的老师,你若还比不过阿姐,你就得受罚了。”
“可是,老师要去南山书院做山长了,不方便再教我啊。”聿哥儿沮丧地说。
苏澜有些惊讶,看向柳平之,淡笑道,“皇上求贤若渴,师兄如今已经入朝为官,任次辅一职,南山书院这边,就由我暂代山长一职。”他道,“不过我觉得,让世子去书院和大家一起读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知太子妃意下如何?”
她不问,殿下可从来不会主动提朝政大事,尽管抗议过,也抗议无效。
所以,她才知道,延昭帝果然主动招揽外祖父的学生了,而这一次,显然又没有合适的理由再拒绝。
不过她还挺意外的,柳平之居然没去做官。
但对她来说,还算是好消息。
当初之所以让聿哥儿从书院退学,也是为他的安全考虑,现在危机解除,又还有殿下派的人暗中保护,她当然很乐意让聿哥儿再去书院。在书院,不仅仅读书氛围好,学生多人多,聿哥儿可以多结识几个朋友,就不会孤单了。
苏澜同意,聿哥儿显然也很开心,一时也冲淡了离别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