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_作者:来罗(149)

方无道人如鬼魅骤然现身,负手自院中行来,来势汹汹的雪花欺不到人身前,只得不甘散开,盗圣脸色凝重,甫一开口,便是一声喝问。

“沈家小子,你可知错?”

他错了,他知错。但若要他再选一次,他也只能做出同样的选择。

沈孟虞没有出声,只是垂首默立,方无道被他这幅不知悔改的样子气了个半死,一个没忍住,源源不断的骂词就这样脱口而出,雅词俚语齐齐上阵,三句不歇,十句才喘,惊得早已经歇下的沈家众人无辜被吵醒,却只敢扒着门缝向外偷窥,谁也不敢出来劝上一句。

几个弹指将那几道探究的视线封入门后,方无道骂累了,气出了,这才决定停下来换口气。他瞪着眼前这个一直一言不发默默挨训的“哑巴”,斟酌片刻,终于问出盘踞在他心底最后的那个疑问。

“你最后拦下皇后,可是中途改过念头?”

他今日为方祈破例插手一朝兴废,本是一念之间,随心而为,未曾计较过后果,也未曾想过有人会助他一臂之力。沈孟虞拦下陈皇后的那一手,他虽看不真切,但也出乎他的意料,若不是方祈自愿放弃这煌煌帝位,有沈孟虞为辅在侧,兴许他和方祈师徒二人,还真能完成他们盗家老祖宗一辈子的理想与目标。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也是他容忍沈孟虞到如今的原因。

“是,”当了一夜哑巴的沈孟虞终于开口,嘴唇冻得发青,可是说出来的话却字字铿锵,“方祈若想要这天下,我便把天下给他,这是我欠他的。”

他突然躬身下拜,素衣白衽,整个人都仿佛埋进了雪里。

千言万语,化作一诺。

“他想要的,此生我必会还他,我向前辈您保证。”

方无道受沈孟虞大礼,下意识地向右边稍稍挪了一小步。他盯着沈孟虞已经弯得不能再弯的脊背,紧拧的眉头总算一点点舒展开来,。

他没有立刻回答沈孟虞什么,过了半晌方才道:“这是你与他的事,无需向我承诺。不过你日后若做不到,我身为师长,总还是要为徒弟出头的。”

说罢,他手上忽然一扬,纷纷白雪之间,一件闪着温润光芒的东西落进沈孟虞怀里:“他已经走了,这个你拿去。算你有心,十年过去了还好好收着这枚带钩,当年那小子的一番心意,总不算是白给。”

当年?心意?方祈?!

沈孟虞握着带钩,猛地抬头,然而方无道淹留城中半日,只是为了完成徒弟所托,故而他早在话还未说完之前就已跃上墙头,待沈孟虞反应过来时,终归迟了一步。

盗圣的最后一句话飘散在风雪里,人已无处寻踪。

沈孟虞攥着带钩站起身,谢过章伯等人围上来的关心,独自推门进了书房。

灯下,一枚修补得完好无缺的白玉带钩静静躺在他手心。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五年后。

第70章 窃国者侯

泰安十八年正月初一,平帝萧赞退位,传位于太子萧悦。

同日,新帝改年号嘉业,赏忠罚奸,恩泽天下,自此权力更迭,史书又撰新篇。

嘉业元年冬,太上皇崩于宫中平澜殿,一个月后,藏于平澜殿的佛堂的玲珑舍利锁失窃,然而新帝得知此事后只将平澜殿封闭,按而不表,未使世人知。

嘉业四年春,新帝除丧服,立吴兴沈氏族中嫡女、中书舍人兼太子太傅沈孟虞之妹、黄门侍郎沈仲禹之妹沈姝为后。次年四月,沈皇后诞下皇长子,举国皆贺。

五月,沈皇后宫中婢女在小皇子满月宴后回到偏殿,忽在小皇子身下的锦被里发现一枚长命锁,锁上莲华如生,佛光灿然。锁旁另有一信,详述此锁来龙去脉。

次日,沈孟虞入宫面圣。

醴泉殿中。

“少……太傅。”

萧悦即位已有五载,然而已经加冠亲政的皇帝在面对他最为倚重的师父时,还是习惯性地想要唤一声少傅。

好在他及时反应过来,涩然改口,从袖中摸出一封信笺,递给堂下之人:“我猜太傅今日便会入宫,便提前叫人把信从阿姝那里拿来了。这是他……方祈留下的信。”

五年前,不知方祈身份的他曾因沈孟虞的态度小小地嫉妒过方祈,也因此记下了这个书童的名字。泰安末年的那场宫变他身在其间,亲眼看着那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少年受伤、被缚、破局、放弃,最后飘然出宫,经此一变,他心底最后的那点芥蒂早已烟消云散。

方祈选择的,是和他截然不同的人生。

堂下之人接过信笺拆开,短短三行墨字,他却足足看了一炷香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