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然的掌势不变,彷佛不畏刀剑一般,迎向韩若壁的宝剑‘横山’。
生死关头,韩若壁的灵台间突然一片空明,眼前的一切都彷佛消失了,天地间只剩下敌人李自然的那只手掌。
他已经不在乎能不能抵挡得住李自然的这一掌了,他在乎的只是能不能刺中这只手掌。
这时刻,韩若壁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即使再度中掌,即使就此毙命,他也要让李自然受伤!只要这一剑刺中了,功力大增的黄芩就一定可以胜过李自然,那样一来,就算自己伤重不治,也算拉了李自然垫背了。
这笔买卖,值不值的不好说,至少不亏!
软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别看韩若壁平日里嘻嘻哈哈,贪图享受,但到了拼命斗狠、流血见真章的时候,刀头舔血的‘北斗会’大当家又怎会有半点儿含糊?
情势危急之下,黄芩心知自己脚下就是再快上一倍,也无法在李自然和韩若壁拼上之前,绕过韩若壁去攻击李自然。
怎么办?
不管怎么办,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瞧着韩若壁毙命在李自然的掌下。
倏时,黄芩急中生智,一个虎扑向前,猛然贴身到了韩若壁的身后,紧接着双掌齐出,不偏不倚,正拍中韩若壁的背心!
知道身后之人就是黄芩,也知道黄芩绝不会伤了自己,所以韩若壁没有丝毫惊慌。
顷刻间,他只觉两道刚猛绝伦的真气源源不断地从他的背后被灌注进了体内。
这两股真气一进入韩若壁的体内,就和至阴至寒的‘六阴真水’真气融和在了一起,一并于经脉中调和运行,只是其中仍有一部分阳刚真气与韩若壁的纯阴真气稍稍地冲突起来,好像突然间窜起的点点火星,时不时翻滚、沸腾,连韩若壁原本冰寒的丹田之中都隐隐透出了一丝暖意。
却原来,黄芩曾经助韩若壁疗过伤,是以对韩若壁的‘六阴真水真气’的运行特性了如指掌,此时灵机一动,出掌拍中韩若壁的背心,当然非是要害韩若壁,而是要把自己的真气灌入韩若壁的体内,循着韩若壁真气运行的线路,想试着合二人之力,阴阳共济,对付李自然。但是,将完全不同的真气强行注入对方的体内这种方法本身就凶险无比,稍微有一丁点儿配合得不够巧妙,不用敌人来进攻,自己就把自己整死了。索性,有了上次疗伤的经验在前,两人这次的配合已堪称水□融,亲密无间,未有什么大碍。
不过,黄芩没想到的是,他这么一折腾,二人合没合成力还不一定,却真是帮了韩若壁的一个‘大忙’了。
原来,韩若壁修炼的‘六阴真水神功’和别的功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般的功法讲究阴阳平衡,等到体内小宇宙的阴阳两气,和天地大宇宙的阴阳两气达到和谐共振之时,就可以从大宇宙中吸取能量,从而再造经脉躯体。而纯阳道长吕洞宾则另辟蹊径,修炼之时摒除一切体内的阴气,单养纯阳之气,也得天地之造化,号称吕纯阳。这‘六阴真水神功’则和吕洞宾的道法有类似之处,不同的即是完全摒弃阳气,单练‘纯阴之气’。可是,这类单练纯阴或纯阳的功法的路数极度偏激,刚入门时往往威力无穷,进展极快,但在精进到最高境界之时,却因为本身的阴阳不平衡所限,比同时修炼阴阳两气之人来得更为困难。当然,同时修炼阴阳两气之人,初时会因为缺乏特点而进展缓慢,比不上单纯修习纯阴、纯阳之气的威力大,这便是所谓的各有擅长吧。也正因如此,黄芩终于在这一役达到了‘元神出窍’的无上境界,而韩若壁却难以再有所突破。但此番,黄芩循着韩若壁的内息流动,将自身阴阳平衡的真气注入了韩若壁的体内,阴气部分倒还罢了,毕竟韩若壁体内的阴气充沛无比,不在乎再多一些,但阳气的部分却正是韩若壁所缺乏的,阴阳相激的刹那之间,竟突然将韩若壁多年来一直停滞不前的功法,猛然催发了出来。
重重的纯阴真气,包裹着黄芩送入韩若壁体内的那股阳气,自背心注入,先下沉丹田,随及分作两股,一股下沉,穿‘任脉’至‘督脉’,自后背循着‘督脉’上冲。而另一股则直接循着身前的‘任脉’上冲,最终两股真气汇合于头顶‘百会穴’。随着真气在‘百会穴’越聚越多,韩若壁直觉得‘百会穴’处的压力越来越大,热得发烫,压得发疼。
猛然前,如醍醐灌顶,他头顶上的‘百会穴’处突然感觉一轻,只听‘赫拉拉’一声响,一道白光冲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