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黄芩真气运转如常时,韩若壁也已化解掉了奇经八脉里的那股刚柔并济的独门内力。
就在这时,黄芩抢先踏前半步,铁尺当头劈下!
本来,这种力劈华山的招式就最易闪躲,是以虽然黄芩一尺劈下的力道、速度无懈可击,但因为这一招本身的弱点太多,是以韩若壁大可以或轻松化解,或寻隙反击,抑或直接让开。
可是,这一尺看似变化无奇,气势上却渊停岳峙,浑厚至极。是以,出手之时的黄芩面上一片肃穆,神威凛凛,宛如下凡的天神一般!
在韩若壁看来,黄芩的武功招式一向不以变化多端、精奇奥妙见长,甚至乍看上去有些简陋、笨拙,其实却是精、气、神浑然一体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招式。是以,普通的精妙招数,就是变化再多,再奇诡莫测,只要不能从精神、气势上予以撼动,根本无法与之匹敌。想来,这也是黄芩自千百次苦战中找寻到的、最适合自己的武功招式。这种招式,一方面可以令不擅长精妙奇诡的他藏拙,另一方面又能让他发挥出自己的气势如虹的长处。
韩若壁明白,要想撼动黄芩的精神、气势,难免要与之继续硬拼,可那样一来,就没法发挥出自己的招式精妙的长处了。而黄芩的真气刚柔并济,遇强愈强,加之天性勇猛,若有人与之硬拼,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但是,如果不与之硬拼,招式越是精妙,就越会助长黄芩无坚不摧的气势。
这一刻,韩若壁陷入了两难之境。
不过,他素性不怕挑战,喜好征服,困难愈大,因此产生的愉悦感便愈强。是以,越是面对强大的对手,反而越能激发起他的斗志,进而将平日里想用也用不到的精妙招式,在危急时刻施展得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只见,他眉毛一挑,脚下踏开罡步,手中长剑一抖,歪歪斜斜的一剑刺出,剑势蜿蜒,不疾不徐,却并非与黄芩的铁尺硬碰,而是隐藏着无数的后续变化,奥妙莫测。
这一剑从容自若,剑法轻灵,可谓不卑不亢,不因闪躲而局促,不因反击而自喜,剑动若虎啸龙吟,心静似一泓池水,也是精、气、神浑然而不可破,正是‘快活剑’七招绝学中的一招:‘饮河满腹’。
‘饮河满腹’,顾名思义,纵有一河之水,饱腹即可,多又何益?
抱着这样安详宁静的心情出剑,已几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再配合玄妙的剑势施展开来,纵然勇悍绝伦如黄芩,亦产生了一种无力可施的无奈感。他那一记当头劈落的攻击,再也无法连续下去,只得侧身让开韩若壁的剑势。
如此,本来黄芩迅速高涨的气势,却被韩若壁这么精妙的一招拦头压制住了,一时间爆发不得。
其实,虽然韩若壁看起来不如黄芩犀利,但那不过是他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锋芒而已,‘天魁’又何尝不是遇强愈强的强人?
此招一过,韩若壁惊觉自己竟是第一次将‘饮河满腹’施展得如此精妙。他认定,‘快活剑’的无上威力,恰是对上了黄芩这样的绝世高手时,方才能一一展现出来,一时心下快活无比,宛如挠到了心头最痒之处,忍不住长笑一声,猛然往后退开半步,抱剑昂头而立!
他的姿势有点可笑,黄芩却不但笑不出来,而且心中大呼不妙。
原来,方才韩若壁一剑化解了黄芩的攻势时,几乎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就双方交手来说,这等状态实在妙不可言。更有甚者,在他突然收剑而立后,那种天人合一的心境,竟依然保持着。尤其,在韩若壁把剑收入怀中的一刹那,以他为中心,四周的空间仿佛都因为他那一收剑的动作,向内收缩,令黄芩产生了一种,身体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向前倾倒的‘错觉’。
错觉?
至少,黄芩以为是错觉。
但,这不是错觉,这就是‘快活剑’中的一大杀招‘渊默雷声’。
这时抱剑而立的韩若壁,其实是在聚势,后招一旦发出,便立刻化渊停岳峙为雷霆万钧,那无疑将是撼天摇地,狂风暴雨般的攻势。
真正可怕极了!
没有任何的过场间架,韩若壁是绝招接着绝招,杀招连着杀招,力求尽快击败黄芩!
他想‘尽快’结束拼斗,取得胜利,皆因黄芩极擅从别人的招法里窥出门道,拖延、胶着得越久,就对黄芩越为有利。
现在是两厢对阵,对黄芩有利的事,韩若壁当然不愿做。
只是,高手过招,给敌手的压力越大,敌手反弹回来的力道也就越足,如不能压倒敌手,就会遭到敌手的反噬。如果他二人以对弈的方式、寻常的节奏好好交手,虽然千招之内休想分出胜负,但打到那时,二人的火气早就消了,头脑也越发冷静下来,断不至于因为一点误会而互相祭出杀招。可似韩若壁这般动了速胜的念头,因而绝招连出,杀招不停,虽然给黄芩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激得黄芩凶性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