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秽物就要劈头盖脸洒落下来,守在赵元节周围的一干弟子顿时面如土色,忙不迭地挥动起手里的兵器,企图护住赵元节的身体,同时也下意识地护住他们自己的身体。只可惜,一来,他们的身手同那几个恶鬼比起来实在相差甚远,二来,几把刀剑怎可能挡得住这如雨水般泼洒而下的狗血、人粪?于是乎,一甘人等少不得染了一身腥臭,就连赵元节的‘招魂幡’上也沾上了几块污物。
赵元节怎么也想不到居然被一个黄毛小子,以这种方式摆了一道。
不出萧兰轩所料,卫经纶的这一下歪打正着正击中了赵元节的要害。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犹如来自鬼域黄泉的、‘吱吱叽叽’的惨叫,那几个原本凶神恶煞般的厉鬼突然间如同被电打雷劈般,浑身冒着烧灼般的青烟,扭曲着身体摔倒在地,随及幻化成一团团摇摆不定的黑雾。瞬时,黑雾散去,地上现出几个歪七扭八的纸人来。转眼间,没等别人瞧清楚,这些纸人就随风飘散到远处去了。
原来,妖法怕秽物,世人尽知,所以赵元节才会潜心修研驱妖秘法,使得召唤出的恶鬼幽魂能够闪躲、避让这些秽物,以求不为其所伤。但是,另一方面,那就是驱妖秘法无一例外都是靠施法者以精神力来控制召唤出的凶魂厉魄,维持与它们间的联系,是以一旦施法者的身上沾上了秽物,便会摧毁这种联系,法术也就不灵验了。
瞧见自己的法术被破,赵元节只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脸都绿了。他扭曲着面目,恶狠狠地咒骂道:“臭小子!竟敢坏了道爷的仙术!也好,叫你尝尝道爷‘诛仙剑’的厉害!”
说罢,他把‘招魂幡’匆匆往怀里一塞,抖手挥起袍袖,刹那间,几道红红绿绿的电光从袍袖中疾射而出,闪着煜煜的光芒,‘嗖嗖’怪响着,凌空射向卫经纶!
原来,除了‘招魂幡’,赵元节还苦心修炼了三把威力非凡的‘诛仙剑’藏于衣袖中。
一道红,一道绿,一道蓝,共三道电光,如同被染上颜色的裂天叉。
三道电光就是三把‘诛仙剑’。
能够同时驾驭三把‘诛仙剑’,已是非常了不得的道术了。
此时际,这边厢,赵元节盛怒之下大发神威;那边厢,萧仁恕步步紧逼恶战郑坤;其他的‘南华帮’帮众、‘解剑园’高手也都全力以赴,恶战不休,场面当真好不热闹。
混战中,没有人注意到来给‘解剑园’助拳的众位好汉中,有一位好汉的行为颇是与众不同。瞧上去,他并没有出力奋战,只是东一下,西一下地在场中乱晃,两只眼睛还贼溜溜地到处乱瞄。发现没有人注意到他时,他便逐渐地退到一边的暗处去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九头鸟’卜于书。
卜于书的前方不远处,萧仁恕和郑坤正在做殊死搏斗。
时至此刻,郑坤掌中的那把‘真怒刀’已经完全发挥出了十成的威力,随着郑坤口中的大呼小叫,上下翻飞,左右回旋,锋芒四射,快逾掣电,看起来就犹如十几把刀同时挥舞一样,将萧仁恕团团围在中间。
萧仁恕则是一脸肃穆,手中长剑东一指,西一划,看似随心所欲,杂乱无章,却是面面俱到,疏而不漏,任凭郑坤的刀法再凌厉,刀势再猛烈,也无法在他的长剑前逼近半步。而他,时不时还会来上一次穿刺攻击或角度极为刁钻的切削割抹,每每都能逼得郑坤无以应对,只能退开数尺。
看起来,虽然郑坤采取的攻势更多一些,但在局势上,还是萧仁恕要略占一些上风。
如此这般,郑坤又连续攻出了三二十招,除了自身的真气消耗得越来越快外,依然讨不到半点便宜。
暗里,他感觉有点儿无奈。
这种无奈是对萧仁恕那沉稳慎密、不留半点破绽的剑法的无奈。
因为无奈,郑坤的锐气开始下降,手上的攻势也不知不觉地缓了下来。
萧仁恕身处战局的风口浪尖,自然最是敏感,此刻剑上的压力一松,便知道机会来了。
倏忽间,他‘喝’地冷叱一声,剑上的攻势立时强盛了起来。
郑坤马上感觉到了压力,不免心下叫苦不迭。
须知,郑坤的刀法和萧仁恕的剑术的路数完全不同。郑坤的刀法以刚猛见长,力道凶悍,气势狂野,细腻变化处不算特别讲究,但胜在功力和气势足以先声夺人。而萧仁恕的剑术则是沉稳中透着狠辣,总体而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而招法往往密不透风,可是一旦容他形成反击之势,则必然全力而出,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