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我来做饭就行了,你不用学会下厨,这双手这么白白嫩嫩,可不能经常沾到厨房里的油烟。”杨大宝笑着捧起张华若的手,珍藏一般护在怀里,说的都是心里话。
枸杞子探出脑袋,强行插入两人含情脉脉对望的视线中:“行了,我觉得姑爷说的对,少爷不必学做饭,会煮一点甜汤就够了。”
说着,提醒张华若,“少爷,中午您亲自煮的银耳汤,不是还留有一半没喝吗,既然姑爷吃不到你送的饭,现在喝一碗少爷亲手煮的银耳汤也是一样的嘛。”
经过枸杞子提醒,张华若想起厨房里还有半盅银耳汤,转身去取。
枸杞子留在杨大宝身边,悄悄凑近,小声解释说:“少爷第一次下厨亲手煮的银耳汤,是中午做的食物里唯一能喝的,你可别嫌弃哦。”
只要是张华若亲手做的,无论有多难吃杨大宝都不会嫌弃,一想到能喝上夫人亲手煮的汤,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嫌弃。
张华若将银耳汤捧了出来,递给杨大宝,看着他喝下,在一旁忍不住解释:“我明明已经放了不少糖,可是煮出来后还是一点甜味都没有。”
杨大宝先是喝了一口浅尝味道,而后是灌下一大口,但最后仍然留下一部分没喝完。
张华若以为他觉得不好喝已经喝不下去,不强求:“不喜欢就别喝了。”
将瓷盅抱在怀里,杨大宝笑呵呵道:“好喝!我要留着等会儿喝,细细品尝,可不能一口气喝完了,那就没的喝了!”
张华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今天煮出来的这盅银耳汤不算好喝,仅仅是因为煮的步骤简单,再怎么也不会煮的太难喝罢了,但是看到杨大宝这么喜欢,心里自然是既高兴又甜蜜。
“其他我不会,你要是喜欢喝,以后我经常煮给你喝,又不是只有这一次。”
“嗯嗯,夫人你不需要太劳累,偶尔给我煮个汤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杨大宝一扫刚回来时的闷闷不乐,现在已经喜笑颜开。
就在这时,关好的大门外传来敲门声,有人来访。
门一开,外面站着的是丞相府里的老管家,他身后跟着一辆马车,有几个强壮的仆役正一袋一袋从马车上搬麻袋下来,有一些手上提着各种生鲜食材,都排在老管家身后等着老管家吩咐。
杨大宝和张华若对视一眼,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老管家好端端的送来这么多食物干什么?
“少爷,姑爷,这是老爷吩咐老奴给你们送来的米粮还有鱼虾、果子蔬菜。”老管家向两人介绍那些仆役拿着的都是什么,然后一挥手,让他们送进杨大宝家里。
张华若将老管家拉到一边,小声询问:“爹爹怎么突然送这么多米粮过来?”
老管家一五一十地说了。
原来事情还是要从今天中午张华若和枸杞子回了一趟丞相府说起。
因为张华若和枸杞子主仆二人都不会做饭,捯饬了一中午也没能做出一样能吃的菜肴,更不用说那还是生的米饭,时间来不及了,他们又不好意思再浪费粮食,张华若就让枸杞子去丞相府的厨房拿了点热饭和热菜装进食盒,给杨大宝送去。
在张华若心里,饭菜肯定是丞相府里的厨子做的好吃,食材新鲜什么都有保障,就没想到可以去其他饭馆酒楼买。
只是他从丞相府拿饭菜这一件事传到张谢仪耳朵里,就完全被想歪了。
张谢仪今早很早就进宫上朝去了,而后在御书房内跟小皇帝就最近的边境大事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吵,吵到午时偏后一点才回丞相府,也就没和中午来丞相府的张华若碰上面。
他从下人口中得知张华若今天中午回丞相府拿热饭热菜,下人又不知道张华若这是为杨大宝拿的,所以在张谢仪的理解里,就以为是杨大宝家最近已经穷到吃不起饭,饿着了自家宝贝儿子张华若,害的张华若不得不厚着脸皮回丞相府拿饭填饱肚子。
张谢仪瞬间就泪流满面了,心疼自己儿子心疼到不行:“我的儿啊!你就是太要面子了,没钱了尽管跟为父提啊,你虽是我张谢仪嫁出去的儿,但不是泼出去的水,为父怎么可能不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