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万死陛下万受_作者:俞夙汐(171)

倒是南宫霁并不觉难堪,反兴致勃勃教人取了杯水,置于小人跟前,将钓竿一头悬着的木鱼置入水中,但见那鱼儿竟似活了般左右簁尾!

众人见之,不禁叫好。惟越凌一嗤:“此还是褚老汉之功罢!”话虽如此,望向那人的眼神却满是舒悦。

夜深,总算到了清静时。

越凌望着桌上那不知是憨是丑的小人,伸指一撩鱼线,看那小鱼随线左右晃动,不禁微微一笑,口中嗔道:“此刻不比在京中,何苦费这心!”

那人凑近几寸:“长时行路无趣,吾为此无他求,但只搏你一笑便好!”

面上一热,越凌侧首掩盖过脸上的赧色。下一刻,似又想起甚,道:“说来,褚老汉去了这些时日,音信全无,果真是吉凶难测。”

南宫霁自有同感,微微蹙眉,沉吟道:“听闻他有故人在兴庆府城中。。。”

越凌恍然:“如此,他是欲去见故人一面?”然旋即,又心生感慨:“时逢乱世,孰人知道他能否如愿。。。”

南宫霁不忍见他神伤,便岔开话道:“说来时日过得极快,明日便是除夕,想不到元旦竟要在这边关之地度过,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越凌闻言似有些失神。须臾,抬眸淡淡一笑:“且说年少时吾还曾欲出宫游历天下,此回可算得偿所愿?”

南宫霁笑回:“此回北行,虽事出有因,也多历不测,然终究是有惊无险!说到此,吾倒想起当初尚应你要同游江湖,未曾想阴错阳差,却是这般教天意成全了!然而。。。”一沉吟,“北地苦寒,又历征战,若说游历,实算不得如人意。不妨,待此回归京,你我再觅花好时节出外一游,如何?”

越凌闻之只是一笑,不知是否当了戏言。静谧一阵,抬手揉了揉额角,缓缓道:“这些时日,所历颇多,吾也始自忖,自伐羌桀起,此间诸事,吾是否过分独断,已至刚愎自用?亲征西北,以身犯险、深入他境,又所任非人。。。是否一错再错?”

南宫霁闻此自为意外,方欲开口,却又闻他叹道:“便舍他事不说,险害得你。。。你若那时果真遇何不测,吾。。。”

南宫霁一蹙眉,轻声打断他:“凌,前事已去,你何须挂怀?且我此刻不是无恙么?!”

那人闻此,也不知是否得所宽慰,乃是一闭目,乏顿般埋首在身侧人胸前,许久无语。

夜深,案头那枝腊梅散出的清香,似愈发沁人心脾。

榻上,一显带倦顿的声音道:“夜深,你还不去?”

坐在床沿之人轻一哂:“无妨,我还不倦,你但自睡去,我再陪你一阵。”

片刻无声,床上人轻往内挪了挪,在外腾了处空。

南宫霁会意,一笑,就势合衣躺下。伸手揽过那人,却闻一声似有似无的轻叹:“霁,你说当初我是否不当争那皇位?如此,你我今日或便不至这般。。。”

南宫霁果真有些无奈,只得劝道:“所谓天意难测,果真如此,你我或还远不如当下,须知你那二弟心胸可不宽!”

此言虽是戏谑,越凌闻来却显一怔。失神片刻,幽幽道:“霁,事到如今,你可曾后悔。。。若非因我,此些不测或不至落于你头上,你也无须这般为难。。。”许久不闻身侧人出声,忐忑之余,将头埋入枕中,含糊道:“你若果真后悔,吾也不怪你,此回回去京中,吾便。。。”

话音未落,忽觉肩上一沉,已教那人扳过了身子,迫使他与自己对视,一字一顿道:“你便如何?打发我回蜀?从此不相往来?”

仅闻“不相往来”这几字,越凌便觉心头一痛,吐息也似沉重!当下再难发一语,只怔怔望着眼前人。

“我何时说过后悔?”一声叹息过后,那人脸上的忿忿终是转作了不忍与无奈,“我曾有言,但你信我,我绝不负你!难道你已忘了么?”

声已寂。身下人阖目不语,面色却是渐渐舒缓了。

屋外风声肆虐,案头的烛火也似随之明灭不定,在帐上投下一团模糊黑影。。。

夜尚长。

绣帏中,暗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

第104章 大火

北地寒苦,且战火方去,元月中也鲜有甚么娱乐。越凌成日困在州府中待候北面消息,心内自是焦躁。好在年前已命各地下安民之措,赈济乃是其一,至此时成效渐显,民心趋于安定。越凌听闻之不顾劝阻,亲至外间巡访民情,但见城中虽依显清冷,然方来时的萧条已不复,闹市之中,四五成店铺已重新开张,往来者虽不甚众,却也好过门可罗雀。心中自又安定些。

时日如梭,上元节一过,似未出几日,便已是二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