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万死陛下万受_作者:俞夙汐(216)

李琦一时哑然。沉吟半刻,道:“然陛下离京日久,总是不妥啊!”

越凌一哂:“此事,朕早有安排,李卿不必忧心。”

此言倒是不虚,此回出行,对朝中,越凌已声称暂移居别苑养疾,其时一应政事皆交由两府处置,若非十万紧急,决不可入内惊扰!而既是养疾,则疾愈才可回朝。然疾何时可愈,恐是太医也难断言。遂一月两月,可不皆是随他心意?

李琦此刻,于劝归,暂是无计了。自嘲般一哂后,低头暗忖:到今日,自己于越凌入蜀的目的,虽心有所猜,却尚未得验证,当下既劝归不成,不如乘隙打听一二。遂道:“陛下此回入蜀,令李某随行,不知是否还另有缘故?”

越凌望了其人一眼,笑道:“你说呢?”

李琦心内苦叹,他自然知道,此去,目的绝非是踏春游览!只是他李琦不过一介草芥商贾,即便与蜀王宫沾些亲故,然若牵扯国政,他实是无能为力,除非是因。。。然若那般,恐还更为难。

虽说心内清明,然面上还须做糊涂,道:“在下实是猜不透,望陛下明示!”

越凌思来成都已近,此行的目的,也是时候令他知晓了,何况若无他襄助,这目的恐还果真难达成。遂道:“去时贡酒一案后,朕曾召蜀王入京,然此事未遂,南宫霁却便称疾归蜀,而至今,蜀王于贡酒案元凶宇文一族,尚未有处置,朝中因此议论日甚,朕已是难以应对!”

李琦敛眉:“国政大事,李某不甚清楚,然依在下愚见,朝中议论,自是对蜀中之诚存猜忌,既这般,陛下为何还要西下这一趟呢?若南宫氏果真存异心,则陛下此去,岂非涉险?”

越凌摇头:“猜忌起于朝中,却未必是朕意!”

李琦面上更添惑色:“则陛下此去成都是为。。。”

越凌轻垂眸:“朕此去,惟愿见一见南宫霁。蜀中究竟诚否,惟由他口中说出,朕才能信!”稍一顿,又道:“只是此回既微服前往,还须你代为引见!”

李琦面色瞬变:果然,此事,是难为了!

第二日,风和日丽,一行人渡江而去。虽说在此可由水路直抵成都,然船行毕竟缓慢,且还有风雨阻行之忧,遂过江后,依旧择陆路而行。三日后,即抵成都。

锦城成都,千载来领风骚之地!

蜀中富庶,越凌自有耳闻,然到底百闻不如一见!一路行来,但见街市密集,商铺轩昂,车马人流更是如织,繁盛绝不亚他汴梁!

天近黄昏,风尘仆仆的一行人马终是停在了城北一座深院高宅前---此乃李琦私宅,虽算不得远离闹市,却恰到好处闹中取静,且常年得人打理,即便家主久离,倒也不乏生气。

入府门去,见庭院宽深,厅堂高阔,便知李琦先前所言“私宅鄙陋”全是谦辞。

风餐露宿了十多日,但一歇下,才觉乏顿。

房中灯火昏黄,越凌半倚在温软的榻上,便有些昏昏然。不知何时,忽教人声唤醒,惺忪间,知是李琦。

天色还早,李琦命人备了晚膳,越凌却推说没胃口。李琦知他是劳累之故,却也不敢怠慢,急命人请了大夫来瞧过,又命人重去做了些清淡菜肴送入内。越凌再推脱不得,只得粗略用了些。

膳毕,纵然早已倦顿不堪,却尚未忘记此行的目的,又问起何时可见南宫霁。

李琦蹙眉沉吟,但道此事急不得,待他来日入宫去见了再定。

越凌闻之,略为失望,却也无他法,再说天色已晚,只得依言早早歇息,他事待来日再议。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好像没到3000,然而我已经力竭了。。。

第131章 再见

一早起身,未见李琦踪影,询问下方知是入宫去了!然其临去倒未忘遣一女使前来伺候。这女子,越凌认得,唤作“兰歌”,似深得李琦喜爱,常跟随身侧。

兰歌当下伺候过洗漱,又奉上了早膳。越凌一清早精神依旧不甚好,见了那些盘碟,便暗自蹙眉。

此教兰歌瞧在眼中,便道:“郎君放心,这早膳乃我亲手所备,绝无差池,若不信,婢子试与你看!”言罢,果真取了两样点心亲试。

越凌见了,自知她是错解了己意,一时略为尴尬,道:“吾并非是疑膳食不净,而是晨起不适,胃口不甚好。”

兰歌笑道:“婢子自知郎君这两日无胃口,因而特意做了些清爽的,郎君不试试?”

越凌闻此,自不好再推拒,便取了一块看似寡淡的饼,轻入口中咬下,孰想竟不是意想中的干涩无味,而是甘甜酥软,且甜中还夹杂着清香!不禁大为称叹,且问此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