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万死陛下万受_作者:俞夙汐(33)

南宫霁点头:“自然!”

四月二十五允则生辰,自要庆贺一番!遂提前两日几人便共聚饮宴。恰此时外间的宅子已赁下,便顺道去瞧了。

宅子在城东南,出了角子门南去二三里便是!此处临靠汴河,可谓偏而不僻,闹中取静!宅中家具等物事本是俱全,众人只又凑了几百贯,随喜好添置了些物事,又雇进一干小厮女婢。诸事顺利,不出两月,便皆妥当了。众人相商后,且将之命名为“平乐居”,乃取自“归来宴平乐”之句。

一晃数月过去。

过了仲秋,南宫霁的生辰便近了。几人早早商定要在平乐居聚宴,好好庆贺一番,只是南宫霁一直含糊其辞,至今未允下。实则倒并非他不愿,而是有另一事挡在前,令他颇为难。

约莫一月前,越凌有言在先,要在他生辰之日到他府上拜贺。虽此话只说过一回,南宫霁已有些疑心他是否还记得,然一面又不敢轻应他人,惟怕万一。

终是到了他生辰前两日,太子才似又想起此,乃与他道:“先前吾曾言要出宫一逛,可还记得?”

南宫霁自道记得。

越凌道:“如此便好。后日你生辰,我可借机出宫一游!”

南宫霁道:“殿下可求得上许了?”

越凌道:“正是此事须你相助!你去与爹爹说,你生辰请我过府饮宴,替我求道恩旨便是。”

南宫霁闻言一怔,沉吟片刻,道:“这道旨,由我去求本也应当,然殿下莫怪我愚钝,此事,殿下若亲自去说,是有何不妥么?”

越凌道:“我若去说,爹爹自以为我贪玩,或还不悦,然若换做你去,便无此虑了。”

南宫霁想来也是,便应下了。

不出越凌所料,南宫霁之求果然得许,且天子念他府中人少清寂,特也许允熙允则与允宁三人一道过府宴饮。此自是皆大欢喜。

待到那日,几人早早到来,筵席午时便开,饮至申时,太子与南宫霁私语了两句,便吩咐随行宫人留在原处待候,他几人且去后院赏花醒酒。谁料到了后院,几人竟悄悄出了后门!原来太子难得出宫,自不会白白错过此机!几人早已商定要乘此隙出外游逛一番。

出了府门,几人并无特定去处,只在近处随意一走。不经意便逛到州桥下,恰又见到那日在南市卖木头玩具的老汉!今日他摊上倒没了木鸟木牛,取代之的只几个不大的匣子,其中一匣已打开,里面是几块形状各异的木片,老汉旁若无人摆弄着这些木片,拼成各种形状,或方或长,倒也有趣,只是看久了,便觉眼熟。

围观者中但有眼力好的便道:“此看去倒似燕几(1)!”众人一想倒是,只此已将那各色形状的燕几替换成了这小物件!这时又有人道:“这老汉故弄玄虚,此物原不过是哄小儿的。”

老汉仍旧不语,又打开另一匣,取出几十块小木,有圆有方,有长有短,经他手细细一阵摆弄,便成了一座三层楼阁,老汉用力推了推这木楼,竟纹丝不动!有好奇者上前细看,才知各接处皆巧用了孔明锁(2)的扣法,不禁啧啧称奇。

离了老汉的小摊,太子本还欲再游逛一阵,无奈天色已晚,他等须在酉正前回宫,遂不得不作罢,匆匆往回走。

回到南宫府,自还由后门入内,倒也神不知鬼不觉。留在前堂的众宫人皆以为他等醒酒回来,便各自忙碌起,准备回宫。

南宫霁趁此隙交于越凌一木匣,道:“方才见那燕几和小楼倒还有趣,因而送盒小物件与殿下解闷!”

越凌奇道:“你何时竟?。。。”

南宫霁笑道:“何时得的不打紧,殿下喜欢便好。”

越凌道:“却怎知吾喜欢?”

南宫霁道:“猜的。殿下先回去摆弄着,若到时厌烦了,还如先前一般,退还于我便是。”

越凌接过笑道:“好!”

注:

(1)燕几:古时一种用以宴会的“组合家具”,长度不一,可以错综排列成各种图形的几桌。实则类似于现代简易七巧板。

(2)孔明锁:也叫八卦锁、鲁班锁,曾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智力玩具。是中国古代民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

第20章 父子

九月中,朝中出了件大事:羌桀主魏王拓跋裕薨,其子拓跋温即位!大梁派使吊唁,使者回朝奏称拓跋温骄僭,梁使此去竟未得许入到他都城兴庆,且拓跋温不曾受封便已称王,看来已生不臣之意!

一时朝中人心不安,虽对如何处置拓跋温尚无定论,然上已下旨命预饬边备,看来形势是不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