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起白月光_作者:乌合之宴(171)

2020-03-09 乌合之宴

    说到太子,殷却暄脸红了红,轻轻搡她的胳膊:“别乱说,是不是皇子还不一定呢,就算是皇子也不一定能成太子。让人听见了平白笑话。”

    姬幼宜柳眉倒立,凤眼一瞪:“谁敢?本宫看谁敢笑话!就算这一胎不是,早晚能生个皇子,陛下你就是让他多一百个朝秦暮楚的心思,他也得铁了心立你的长子为太子。

    自古立嫡立长,他能越过嫡长子立谁去?”

    她说着说着,声音忽然微弱下去,姬幼宜突然想起,姬亥就是非嫡非长的出身。

    “娘娘,御史台四位大人求见。”端福想起门外四个老眸磕碜眼的大人,铁了心的要见皇后,那股子执拗劲儿,别说十头牛,就是一百头牛也拉不回来。

    他为他们的精神感动之余,又不免替皇后担心。

    殷却暄停下了手里摇着团扇的动作,不敢置信的又问了句:“谁求见?”

    “御史台四位大夫!”端福硬着头皮又答了一遍。

    殷却暄头皮发麻,快要炸开了:“他们好端端的来见本宫做什么?本宫可没干涉朝政,他们用不着来劝!”

    纵使她不曾见过几位“声名远播”的大人,偶尔也能从姬亥口中听到关于他们的一两句抱怨。

    难缠和磨人的程度简直令人发指,动不动就倚老卖老,什么事儿都要插一脚才肯罢休。

    上次礼部尚书家的小妾和小妾吵了架,不知道御史台从哪儿得知的,状告了礼部尚书治家不严,说他德不配位。

    听说礼部尚书的脸,当时又红又紫,比地里种的茄子土豆还精彩,回家把两个小妾一起打包卖了。

    殷却暄抓抓头发,越想越觉得痛苦,见她话她实在打怵,不见的话指不定明□□堂上的热闹就是:皇后刁蛮跋扈,拒不见八旬老臣,一片赤胆忠心究向何处?

    再配上御史台招牌的痛哭流涕,别提多热闹了,活能唱台大戏。

    纵然殷却暄竭力克制自己听到御史台时候的不适,未免失了体面,但华阴公主还是多少看出些苗头,拍拍她的手:“莫怕,我陪着你,你想见就见。

    就算不见,他们也不敢拿你如何,无非他们明日上下嘴皮子一碰,朝上哭得稀里哗啦,难不成还能让陛下废后?”

    殷却暄想着华阴公主天不怕地不怕,稍稍放下心,让人把他们四个请进来。为了陛下清净,她还是辛苦点儿,把人打发了吧。

    四个御史大夫年过八旬,鸡皮鹤发,眼皮耷拉的老长,险些将眼睛都盖上,细瘦的手指像是鸡爪子一样蜷缩着。

    殷却暄松了口气,不过就是几个年老体弱的老爷子,再能胡搅蛮缠能胡搅蛮缠到什么地步?

    在殷却暄的认知里,老人家都是异常和蔼,并且好说话的。

    四个人要跪地行大礼,动作颤颤巍巍的,殷却暄生怕他们骨头给跪散架喽,连忙让宫人把四人扶起来,又赐座。

    若是姬亥在的话,他必定心中冷哼,面上笑吟吟的看着四人行完里才假惺惺的让他们平身。

    后来没过几刻钟,殷却暄就开始后悔,为什么刚才自己那么热心善良的把人扶了起来。

    四位大人显然在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对策,四个人扮演四个不同的角色,软磨硬泡,务必要把殷却暄拿下。

    原本信誓旦旦的前来,结果瞧见华阴公主姬幼宜笑里藏刀的坐在皇后身侧,他们有点儿打了退堂鼓,觉得这次任务难度加大,兴许攻克不下来。

    茶水续了两盏,往来客套了一番,徐大人作为马前卒率先发起攻势。

    “都听闻娘娘贤德,臣等一直无缘得见,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温良淑慧,雍容大度,不愧是宣王之妹,颇有大将之风,堪为天下女子表率。”

    殷却暄笑容温婉的点头:“徐大人谬赞。”

    姬幼宜暗地里捅了捅殷却暄的胳膊,示意她小心应对,一上来就戴高帽,怕不是等着在后头挖坑呢。

    徐大人见殷却暄尚未露出什么飘飘然的神色,继续加大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