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两个人一直假意以水火不容的形式相处。
宣王当年是真心实意的想让姬幼宜忘了他,另寻良配,但姬幼宜一条路走到黑的性子,一气之下就趁机酒后乱性了。
现在孩子都七八岁了,两个人再不将事情解决,这辈子就过去了。
他们怕自己也如先帝一般忌惮他们拥兵自重,所以拖了许久,终究想出解决的法子,将兵权上交。
至于为何等到现在,无非是太子已立,又是宣王的外甥,宣王是皇后的母族,将来太子若想在朝堂上大展拳脚,还要倚靠强劲的外家,所以料定他不会再对宣王做什么,甚至为了扶持太子,会优待宣王府。
只要他们肯放下兵权,在一起便无后顾之忧。
还挺缜密,真是保险起见的法子,可见宣王也不是他所见的傻乎乎一根筋的年轻人,怨不得盛名在外。姬亥嗤笑一声,将折子扔开。
虎符这种东西,若是皇帝信任你,这便没什么用,若是皇帝不信任你,用处就大着了。
姬亥耐心等了半天,夜里华阴公主就将她御林军的虎符交上来了,连带着一份折子。他随意翻了翻,夫妻俩说话一个调调。
姬亥将华阴公主的伏虎转赠给了殷却暄,用来给她防身。
满满是殷却骁的亲妹妹,现在他将华阴公主原本的兵权转交给满满,想必他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十分明确,这夫妻二人应当没有后顾之忧了。
姬亥将事情经过跟殷却暄说清楚,劝慰她安心收下虎符,甚至打趣道:“要是哪天我负了你,你就号令御林军逼宫,把我赶下来,让儿子做皇帝,你做太后,天天把我关在地牢里抽小皮鞭。”
殷却暄被他弄得哭笑不得,心情轻快不少,安心将东西收下。
果然没过多少天,姬幼宜便以一家团聚的理由,启奏前往平阳,姬亥痛快的放人,甚至送了一队精锐护送,又办了送行宴。
姬郦这两年身体调养的不错,明显有精神许多,性子也沉稳一点,至少不会动不动就抹眼泪,姬桓还是老样子,老气横秋的像是个小大人。
姬幼宜晚宴上喝多了,脸蛋酡红着,少了平时的傲气凌人,更显得可爱许多。
她托着腮,揉揉殷却暄的头发:“真好。”
作者有话要说:一切都刚刚好。
如果登基的不是阿亥,如果阿亥不喜欢满满,如果满满不是宣王的妹妹,那华阴公主和宣王可能这辈子也不能在一起,ε=(?ο`*)))唉
两个不想谋反的人手握重兵,在一起是没有好结果的。
话说,你们看没看见车轮子压过? 殷却暄不知道姬幼宜说的好是什么,但是现在,不管什么事情,都很好。
“满满,你叫我声嫂嫂来听,我怕去了平阳,见的机会少了,听不着。”姬幼宜借着酒劲儿可劲的调戏殷却暄。
殷却暄也喝了两杯,脑子有点晕乎乎的,开始掰着手指数:“你看啊,公主。你是姬亥的姑母,就是我的姑母,我得叫你一声姑姑,桓儿和郦儿要叫我嫂子。
现在你马上嫁给我哥哥了,那你就是我嫂子,姬亥也得跟我叫你一声嫂子,桓儿和郦儿得叫我一声姑母。”
她最后感叹一句,“好乱啊!”
“让你叫你就叫嘛!”姬幼宜难得的撒起了娇,这是殷却暄第一次见她这么软的说话。
“嫂子!”殷却暄借着酒劲儿叫的气壮山河。
她喊完之后,明显看见华阴公主眼眶里有泪星点点,不只是感动的还是难过。
她拍拍姬幼宜的后背:“嫂子,嫂子,嫂子,你若是喜欢,我便多叫几声,叫到你听腻了为止。”
姬亥走过来,把两个喝醉了的人拉开,抱着殷却暄回了寝殿,他知道自己酒量不好,所以不大喝酒。
结果这儿有个不自量力的。
她从宫人手里接了热帕子,让他们都下去,给殷却暄擦脸。
殷却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姬亥被她看得头皮发麻,有些没好气的道:“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