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只成了今年中秋的一个小插曲。
整个皇城依然沉浸在佳节前夕的热闹里。
晚间萧珏来昭阳宫的时候,在正殿没瞧见叶卿,问了下人,才说叶卿跑厨房那边做月饼去了。
萧珏一听,狐疑道:“她还会做月饼?”
墨竹回道:“是今儿个叶府送了月饼进宫,娘娘拿了些去给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说好久没吃到过叶家的月饼了。娘娘也觉着那月饼好吃,想多做些孝敬太后,叫陛下您也尝尝,这不从长寿宫回来就拉着房嬷嬷上厨房去了。”
“她这不是瞎折腾么?”萧珏嘴上这么说,却已经放下奏折,巴巴的往厨房那边去了。
墨竹跟文竹见此,相视一笑,跟了上去。
出门的时候文竹眼尖发现王荆回头瞥了一眼,打趣墨竹:“瞧见没,方才王统领看你呢!”
墨竹推搡了文竹一把:“讨打么!”
萧珏到了昭阳宫的小厨房,一眼就瞧见外边围了许多探头探头往里边看的宫人。
见他来了,宫人们要行礼,被萧珏抬手制止。
小厨房里灯火通明,萧珏走近门边,一眼就瞧见了屋子里忙得跟个小陀螺似的到处旋的叶卿。
“房嬷嬷,黏住了!面全黏我手上了!”
“紫竹,快快快,再往盘里加些面粉!”
“这不成的,这些东西都是按分量加的,再加些面粉味儿就不对了,娘娘你是和面的时候水加多了,这面得重新和。”
“啊?我加了面粉再加些调料不成么?”
“不成的,什么料先加什么料后加,都是有个顺序的,那分量稍微有一点不对,吃起来就不是那个味儿。灶上做点心的大厨子,光是和面这一块儿,就得有十多年的功底……”
萧珏望着叶卿哭丧着的脸,不知怎的,嘴角无意识勾了起来。
他抱着手臂倚在门框上,静静望着屋中忙碌的人,可能是厨房里的灯火在黑夜里太明亮了些,他觉着,今年的中秋,比起往年,似乎多了一些烟火味。
余生都有这么个人相伴,挺好的。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阿卿:陛下,吃月饼吗?
狗皇帝:吃你。 叶卿煲汤还拿手, 但和面做点心这活儿她明显不在行,这面怎么和都不得劲儿。
调料不是这样加多了就是那样加少了, 最难整的还是面粉和水的比例,有时她瞅着水明显不够,水珠子都直接在面粉里滚, 就多加些水,但和着和着,就发现盆子里的面团压根不成形,直接成一滩面糊糊了。
叶卿给累得满头大汗, 她宽大的衣袖高高挽起, 用绸带扎在了胳膊上。
因着她下厨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旁边看着,先前就把厨房的下人都撵了出去,只留了紫竹和房嬷嬷在里边帮衬, 眼下房嬷嬷和紫竹手上也不得空。
她觉着自己脑门上的汗珠子都快滴下来, 忙抬起胳膊, 用袖子抹了一把脑门上的汗,这一抬头的功夫就瞧见了倚在门边的萧珏。
“陛下。”她半是惊喜半是尴尬,讪讪放下了手。
萧珏今日穿着一件杏黄色的广袖长袍,衣襟上用金红色的线绣了祥云纹,瞧着是贵气袭人, 但因着这衣服色泽明艳, 他五官看起来也柔和了几分。
在暖橘色的宫灯照映下,一双狭长的凤眸也没了往日那般锋利迫人,叶卿忽就想起一句诗来“悦怿若九春, 磬折似秋霜”。
他不凶的时候,倒是怪好看的。
萧珏从袖中掏出一方锦帕,大步走过来,执着帕子亲自给她抹汗:“瞎折腾,你把御膳房该做的事都做了,朕还养他们何用?”
叶卿知晓这人就是嘴巴毒得厉害,便道:“臣妾只是偶尔为陛下做些点心羹汤罢了,平日里还是得御膳房的人自己忙活。”
萧珏望着她被面粉糊糊黏的压根抽不开的手,有意打趣她:“这有什么,以后朕的一日三餐都由皇后包揽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