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后宫里头,唯有一件事是对的。
那就是谨言慎行,少说少错。
又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姜菀正眯着眼,似是突然听到了鸟鸣声。
她睁眼往殿外望去,只见殿外的竟已站了八行八列的教坊艺人,站成了一个整整齐齐的大方块,和谐统一,穿着也俱是一模一样的大方得体又绚烂多姿。
乐人们正在效仿百鸟鸣,殿内的交谈声说笑声均戛然而止,一片肃然。
只见殿外碧空万里,日丽风清,又闻半空之中,百鸟和鸣,若鸾凤翔集。
姜菀觉得甚是有趣,仔细分辨着其中有哪些鸟儿的叫声,如新月之色的眸子也微微弯了起来。
却没注意到宝殿之上端坐着的元璟帝,一直在注意着她的神色。
菀菀喜欢这个,明年万寿节再让来。
菀菀不喜欢那个,明年万寿节便撤了。
元璟帝在心里头悄悄记着,还叮嘱自己待会回了书房赶紧全写下来,免得忘了。
百鸟和鸣之后,教坊艺人们便一人执两个金寿字,变换位置,许多个小金寿字组成了个大大的金色寿字,众人也跟着长号一声:“祝皇上圣体安康!国运昌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笙歌千声,云霞万色,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小宝子拉长着尖细的声音响彻殿内。
“献礼!”
元璟帝一袭香色缂丝金龙夹龙袍坐在剔红夔龙捧寿纹宝座,身影高大而俊朗,高高在上的宝座衬得他相貌越发英俊得不可多得,仿若天神下凡。
诸国使臣们和官员们送的贺礼都很讲究,追求的便是“精、珍、奇”三个字,陶瓷、绘画、青铜器、珐琅、玉石器、金银锡器比比皆是,不外乎是围绕着福寿吉祥的这些字眼儿献礼。
元璟帝一一收下,合他心意的贺礼便当众行赏,被赏之人自然是红光满面,春风得意。
众人皆知,皇上的眼光刁钻得很,若能入他的眼,真是莫大的荣耀。
等使臣和官员们送完,便是妃嫔们送贺礼了,按位份高低依次献礼。
自然是淑妃第一,她送的是本缂丝宝典福书册,共有缂织和刺绣朱、白文印章六十方,是用缂织、齐缂、搭梭、刺绣等技法描摹出的印章,形状也是包罗万象,有四四方方的,也有圆形的,还有葫芦形的,至于还有些外方内圆的,外圆内方,像两个铜钱般模样的也是应有尽有。
淑妃浅笑着站在最前头,有些羞怯地听小宝子正在展示她的贺礼,这本缂丝宝典福书册是她亲手绣的,从去年就开始做,直到前几日才完工,不可谓不是费尽心血。
元璟帝随意的瞟了一眼:“淑妃有心了,赏。”
淑妃一听,珠翠辉辉的俏脸飞起了两朵红晕,盈盈行礼道:“臣妾谢皇上恩典!”
万寿节上,元璟帝给所有人的赏都一样,是一枚银元宝,底端刻着福寿二字,是宫廷为了万寿节特意让铸钱作坊精心制出来的。
虽说只是银元宝,但得了赏的都会跟宝贝似的供在屋中,恨不得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来彰显皇上的龙恩浩荡。
很快便有小太监端了个托盘过来,里头盛着一个银元宝,用红布盖着。
淑妃接过赏,往后瞟了一眼,与姜菀对视着,晃了晃那个银元宝,笑得春风得意,这是明晃晃的示威。
姜菀不动声色似是没看到一般,眸色平静自若,但彩绣却在身后为她心惊胆战的捏了一把汗。
完了,颐婉仪那贺礼,在这大殿之上念出来,可该如何自处……
姜菀的位份只比淑妃低,所以淑妃献完礼,便轮到她了。
姜菀身姿婀娜而不失端庄,迈着碎碎的步子往前走了几步,隔着屏风旁的使臣官员都看不到她的国色天香,但都听到了一道清甜的声音,让人心中也不自觉跟着明快起来。
“臣妾恭祝皇上龙体安康,万寿无疆。”姜菀笑意盈盈,十分温柔恭顺的模样。
可笑意却只浮在脸上,未达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