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203)

    古往今来为了皇位弑父杀母的都不在少数,何况是不甚亲近的祖母了。

    这样血淋淋的真相,商太后原来不忍去想,可如今叫商铎明白的指出来,也只得正视。

    江氏心中也不免叹息,深知商太后的犹豫痛楚。壮士断腕,说的容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易位处之,若是来日孙子们为爵位斗得你死我活,她也不敢去面对。

    待皇后到凤景宫时,商太后早已收拾好心情,只是如常笑道:“皇后,本宫这里有两桩好亲事,都与你有关呢。”

    听商太后说完两桩婚事,皇后起先十分讶异,然再一思量,就展颜道:“果然是佳偶天成。”又对江氏道:“从此本宫与保宁侯府也是姻亲了。”

    江氏忙起身应了,含笑谦了几句。

    皇后更笑道:“本宫本想认玉儿做义女,等她来日出嫁为她求一个县主的品级,可现今倒不必了,京城中郡主县主不少,然都不如保宁侯世子夫人来的体面呢。”

    封诰是一回事,脸面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京中比江氏品级高的皇亲国戚,公侯夫人也有许多。但保宁侯府简在帝心,江氏在外行走便比旁人有脸面。

    别说当日敢正面怼南安王府这种异姓郡王妃,便是当今皇上的亲兄弟,忠勇、忠顺亲王的王妃,见了江氏也素来十分客气。

    黛玉如嫁入商家,保宁侯世子夫人的头衔的确会比一个县主好用。

    江氏笑着打趣道:“这世上难道还有人嫌多个县主之名吗?岂不是傻了。所以娘娘的恩典,金口玉言要赏我们府上一个县主,可就不能反悔了。”

    皇后也忍不住笑了:“若不看侯夫人也有女儿要进我们谢家,这事儿本宫可就赖了去。”

    因又随口道:“婵婵那孩子是皇上的亲表妹,来日太后娘娘开口,一个县主之位也是跑不掉的。”

    江氏摇头道:“娘娘抬举她了。县主之位乃皇家女儿的封号,玉儿是娘娘膝下义女,日后得个县主之位是有理的,我们婵婵却是担不起。”

    皇后一凛,这才发觉自己方才高兴之下说错了话:商家再如何简在帝心,也是外戚,跟承恩公府是一样的。

    商婵婵若是能做县主,那楚太后家的女儿为什么不行,谢家若有嫡女自然也能来讨,口子一开岂不是乱了套。

    故而若是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商铎也好,商太后也好,哪怕有这个面子,也不会开这个口,免得叫人弹劾一个僭越。

    皇后就有些自悔一时兴起说错了话。

    江氏知道皇后不是在坑自家,不过是顺口说出来的。

    就连忙为皇后解围道:“娘娘喜欢她,是婵婵的福气,来日给皇后娘娘做侄媳妇,比什么不强呢。”

    便将此事抹过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不行,但作为亲妈的作者,以后还是会创造名正言顺的机会,给我们婵婵一个县主。    且说保宁侯夫人江氏进宫提及的两门亲事, 对皇后来说, 当真是双喜临门。

    黛玉有了稳妥的好人家,是为一喜。自打明白黛玉入谢家之门行不通后,皇后就日夜悬心, 生怕将来黛玉婚事生了差池, 这于女子来说, 一辈子可就全毁了。

    而另一喜则对大皇子更为重要:保宁侯府与谢家有联姻之意, 便说明保宁侯终于在国本立嗣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大皇子听闻此事, 自是喜不自胜。

    他现在已经开始跟着上朝办差, 时日越久,越明白保宁侯在父皇心中的地位。

    “然这婚事只是两家的默契, 你在外一定不要走漏了风声,叫有心人知道, 定会存心坏了这事去。”皇后叮嘱大皇子,好容易有了这样万事皆宜的局面, 可不要自己掉链子才是。

    又道:“且保宁侯平日也不会为你说话, 你得明白这个道理。”

    大皇子点头道:“母后放心, 儿子省得。”

    保宁侯是皇上心腹中的心腹,这样的人站在自己这边,不显山露水才能保留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