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263)

    贾雨村入京后,不是没有过登林家的门, 表示攀附的意思,然林如海只是不做理会。

    贾雨村心下含恨,然又无可奈何, 听说林如海与岳家闹翻, 他索性就弃林家而去结交四大家族。

    商铎随手翻着户部的公文,口中道“贾雨村现在跟荣国府贾存周好的跟亲兄弟似的,天天恨不得收拾了铺盖住在荣国府。”

    “更是为着省亲的事跑前跑后, 比贾家正经爷们都忙, 不知道的, 以为他才是贤德妃的亲爹呢。”

    “也难为他公私两不耽误, 朝上也不忘一味看着圣人的脸色说话, 什么是非道理,全都是不讲的。”

    林如海叹道:“如此鹰视狼顾欺下媚上之人,圣上居然还要用他。”

    商铎笑道:“那是圣上心疼我,你瞧现在背后骂我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横竖我在上头看着, 贾雨村也做不出什么祸国殃民的大事来——顶多祸害一下荣国府。”

    两人再闲聊几句后,商铎便道要去皇上跟前回话。

    林如海点头,不免嘱咐道:“万寿节将至,圣上心情不愉,便是你与圣人情分不同,回话间到底也要小心些。”

    伴君如伴虎,林如海一向觉得商铎御前奏对太随意了些。

    随意到哪天皇上计较起来,真要降罪,都是不亏的。

    商铎知道这是他的好意,也就答应着。

    但心里却明白,如果他跟旁人一样,对皇上恭敬畏惧,皇上才会失望。高处不胜寒,皇上也并非金身神像,而是肉/身凡胎,怎么能不寂寥。

    所以,他的小心谨慎是在心里,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面上却从来轻松随意,常跟皇上玩笑两句,也算是哄皇上高兴了。

    商铎从户部西华门处一路入宫,因还有几日就是万寿节,宫中早已铺陈摆设,无不妥帖。

    当真是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处处是皇家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正如林如海所说,皇上的兴致很不高,一张脸阴沉沉的。前来给皇上回禀各省督抚进呈贡物的商铎,心里很明白皇上在不痛快些什么。

    然只做不知,甚至开始不疾不徐地朗诵礼单。

    片刻后,皇上先忍不住打断:“舅舅,你怎么不问朕为何不愉?”

    商铎笑道:“皇上心情不好吗?臣倒没看出来——这些瓶瓶罐罐还都完好无缺,说明皇上心情也不算太糟。”

    皇上负手站在窗前:“也只你会跟朕说些真心话了。不比外头,人人面上对着朕都是恭敬万分,心里肯定都在说朕是个傀儡皇帝。连四十岁的寿宴都得压制规格,不得与历代帝王旧例同处。”

    太上皇尚在,皇上的四十圣寿就有些尴尬,总不好越过亲爹当年去,只得低一等,最后弄得半皇上半太子的。

    最苦涩的是,皇上还得主动提出来,不敢与太上皇四十圣寿比肩,自请降等。

    礼部终于松了口气,不用夹在两座大佛间左右为难。

    礼部是解脱了,但皇上本人很痛苦:这样不伦不类,在他看来,就是在他的龙脸上抽了一掌,让天下人看笑话。

    商铎很明白皇上的心情:皇上之前那样大做文章,奉太上皇往潼山一行,又给足了老臣之家的体面。

    就是想着哄太上皇高兴,能主动开口,许他的万寿节按照历代皇帝的旧例办,好有个光辉体面。

    谁知道太上皇在这件事上宛如得了老年痴呆,打死不开口。

    最后还是皇上主动低头,自请降等,太上皇连客气一下都不曾,就答应了。

    皇上的心情,正如那三九天饮冰水,险些没当场寒心而亡。

    太上皇的独断专行,越发厉害了。

    若说从前朝局只是乱如麻团,犬牙交错。那现在简直就是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

    商铎很能体会皇上的苦闷,将手上的礼单搁下,轻声道:“劝慰的话臣已说过许多,今日臣便不劝了,由着圣上尽情发作一番吧。”说着亲手递上一个斗彩松鼠纹葫芦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