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295)

    可宁国府做的那些事儿,林如海当真是听了都嫌脏耳朵。怪不得人人说宁国府只有门口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

    别的不说,就尤氏姐妹进了宁国府此事,在京中都是有名的花边新闻。

    以至于林如海每回思念亡妻,刚升起一点照顾贾家的念头,只要想想贾珍父子的作为,就会当场摁灭自己这个想法。

    让这两个货色一比,林如海看贾宝玉都觉得形象顺眼起来。

    更别提看商驰了,当真是乘龙快婿。

    此时黛玉听父亲夸赞商驰,便略微垂首,唇边含笑,不再做声。

    林如海见女儿神色,不由叹道:“玉儿,爹爹这一生,许多憾事已然不可追悔。”

    “比如当年你母亲去了,父亲将你孤零零的送来京城,交给史太君,实在就是一桩大误。”

    黛玉见他伤感,忙起身为奉茶:“父亲当年也是担忧女儿。且母亲在世时,只说荣国府的好处,未成想……”

    贾敏做女儿家的时候,荣国公还在,正是贾家鼎盛之时。

    且贾母旁的不说,疼爱独女的心是一点不假,所以贾敏自然觉得娘家无处不好。

    以至于误导了林如海,放心的就将黛玉送了过去,之后得知真相才悔之不迭。

    林如海接过女儿奉上的茶:“那时你还小,凡事我都自作主张替你安排了。现今你也大了,有件事,我倒要问问你自己的主意。”

    黛玉听林如海说的郑重,也就抬头细听。

    其实自打回京,林如海却是一直十分尊重女儿的想法。

    毕竟从小他就将黛玉充作男儿一样悉心教养,连先生都得请中了进士的人来做,知道女儿见识眼界不俗。

    当日保宁侯府提亲,林如海也是私下问过了女儿,知她并不反对,才应了商家的求亲。

    于是他只将昨夜保宁侯的话,都告诉了黛玉。

    然后静等黛玉沉思半晌,才道:“你年方及笄,本朝女儿十七八出嫁的尽有,等两年也无妨。且他们家先提出此事,咱们也不算是失信于保宁侯府。”

    “此事你觉得该当如何?”

    黛玉心道:她与商婵婵也算是同病相怜了,这些时日婚事都起了波折。    黛玉细想了片刻, 开口道:“我明白父亲和商侯爷的顾虑, 一来是怕出了事故,使婚事仓促。”

    “二来,则是侯爷恐老圣人因此迁怒咱们家。”

    林如海颌首:“于我来说, 却只担心第一件事。”比起自己官途, 他更重视女儿的婚事。

    黛玉莞尔, 一双剪水秋瞳清澈明净。

    “我明白父亲的心意。”

    “我记得幼时父亲教我读书, 曾教了一篇《姬子》,其中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左窃尧舜之词,右背孔孟之道。’”

    “当日我才四五岁,母亲抱着我, 嗔怪父亲教女儿这样的为官之道,于是父亲便不曾给我讲解。”

    “现今我自己却也明白了好些:正是讽刺人凡进了官场,使之以权, 动之以利, 才能尽职,至于天地正道早就可以抛弃了。”

    “可我知道, 父亲从不是这样的人。”

    黛玉望着父亲,恳切道:“此次闽南之事,便是我为闺阁女儿,也知皇上圣意公正,保宁侯和谢将军更是乃是披肝沥血忧勤惕励的忠臣。”

    “虽失了老圣人的心意, 但他们并没有错。”

    林如海点头赞道:“玉儿很是懂事。”

    黛玉莞尔:“那爹爹何苦再问我这些话呢?”

    “我相信您此番也会支持皇上的意思,那咱们家不需要因联姻被保宁侯府牵累,而是父亲自己的选择,就会惹恼了老圣人。”

    “既如此,还怕什么呢?”

    林如海不期女儿能说出这样的一番透彻的话来,竟与他的心意不谋而合。

    他从前虽是太上皇的心腹重臣,甚至因此被皇上猜忌了多年,但他本心只是一个为国为民,俯仰无愧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