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332)

    “唯有这道豆腐盒子,于太上皇病体有益。”

    “豆腐虽然不珍贵,但正和了太上皇如今的体质。

    况且这道菜难得有心思,肉酿豆腐盒子,里头用的猪肉不适宜太上皇圣体,这里面就别出心裁换了鱼肉,白肉不生痰,太上皇日后可以多用些。”

    太上皇沉默半晌,声音喑哑,问道:“这是凤景宫送来的是不是?”

    老太监也“噗通”跪了:“是,圣母皇太后娘娘日日都派人送来,且这是娘娘亲手做的。”

    “但朕却一次都没用过。”太上皇浑浊双目有点泪光。

    他抖着手指着下面各色珍馐:“他们都是为了谄媚于朕,做了这些来讨朕的欢喜,根本不在乎朕的病体!”

    “唯有她,这么多年,一直以朕的身体为要。”

    太上皇想起年轻时旧事,越发叹道。

    “从前她就劝朕少喝酒,少用大鱼大肉。往日朕去哪个宫里,都是满桌子荤腥,唯有她那里偏要上些清淡小菜。”

    “朕虽不爱吃菜叶子,看她辛苦亲手做了,也少不得吃些。”

    “如今才知,这么多年来,果然只有她是真的为了朕好。”

    太上皇不由想起四月间,自己还骂了凤景宫送菜来的碧珠。

    嫌弃豆腐廉价寡淡,指名道姓斥责商太后侍奉君上不够恭敬。

    虽然他每日不取的菜也多,但别宫他不用的菜色,也都只是赏给下人。

    唯有商太后的这道豆腐总是叫人原样送回去,下她的脸面。

    太上皇忍不住感慨愧疚起来。

    一连声道:“快命人去请圣母皇太后。”

    老太监叩头道:“一听说您龙体有恙,两宫太后娘娘早带了嫔妃在外头侯着了,圣母皇太后娘娘带着皇后娘娘到的最早,只是不敢扰您跟太医说话儿。”

    太上皇就叫他去亲迎商太后进来,帝后两人相隔两三月未见,大有隔阂。

    如今再一见,倒是彼此垂泪起来,前嫌尽释。

    从此,太上皇便只肯见商太后一个,一应饮食也只肯用凤景宫送来的。

    而商太后侍君恭敬小心,凡事必与御医商议,且每餐都命御医随侍在侧,命人时时挑出不适宜太上皇病体之物。

    贤名不但在后宫中流传,更是遍及朝野。

    因五月是商太后的生辰,她以太上皇病体不安不肯过寿。

    太上皇便命礼部替她又加了“佑康”两字为尊号。

    于是皇上登基五年来,商太后总共荣获八个字长度的尊号,以数目压倒了楚太后。

    商铎从头到尾,看完了商太后的举动,不由在心里为太上皇鞠一把眼泪,然后转头忙活儿子婚礼去了。

    如今且将时间再次调转回四月十六日,保宁侯府向平阳侯府下聘之日。

    作者有话要说: 商太后微笑:来,大郎,起来喝药。    且说, 四月十六日。

    当日热闹之景, 当真是:金屋当头紫阁重, 仙人堂上玉芙蓉。

    本朝风俗, 官宦人家纳征之礼, 男方摆在前头的第一份礼都是羊二十口、酒二十瓶、红绢四十匹, 用来叩开女方大门, 分赏下人。

    当然, 也不会真正赶了“咩咩”叫的活羊来, 而是以二十只眠羊卧鹿花瓶来代替。

    等平阳侯府中门大开, 开始往里抬的才是正礼。

    最前头的乃是三套本朝世子夫人的朝服朝冠朝珠。

    与县主的衣制又略有不同。

    往后则由皇上御赐的礼打头, 色色都贴着金纸, 浩浩荡荡, 压地金龙一般。

    这边第一抬都进了平阳侯府,那边保宁侯府里还有一大半没出门呢!

    一路都是看热闹的人,都道两府果然极得圣意,瞧瞧皇上赏了多少东西。

    这些只是为了凑热闹的百姓, 口中说的话都是庆贺闲话, 好伸手来讨保宁侯府沿路散的铜钱。

    倒是一些早已铆足了劲,等着参商铎和林如海“习尚豪侈, 辄靡鉅款”的人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