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366)

    商太后倒是也不见动怒,只是笑了笑。

    口中道:“女儿家的心思,我明白。驰儿曾经与本宫说过,你入我们商家前与林大人说的话。”

    商太后面露赞叹之色:“好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黛玉忍不住抬头道:“娘娘既然……”

    商太后抬手打断她:“但那是你嫁到我们家,本宫当然赞你。可现在,是婵婵要嫁到谢家,本宫就不同意了。”

    黛玉无奈:当一位太后不讲道理,她能怎么办。

    她脑海中浮现出,从前商婵婵给她解释过的一个词:双标。

    商太后简直就是这个词的完美代言人。

    黛玉见商太后端茶,有送客之意,想了想仍坚持道:“请娘娘准我见一见婵婵。”

    商太后莞尔,语气中带着一分感慨:“玉儿。我教养你们几个四五年了。这几个女孩子中,唯你最仔细。在宫里从未行差踏错一步。”

    “然今日,你明明看出本宫不赞同,却还是三番五次的违逆。倒是让本宫吃惊。”

    “其实,你作为她的长嫂,顺着本宫来,才是最合宜的。”

    黛玉对商太后福了福:“请娘娘恕过冲撞之罪。”

    “婵婵在我心里,不只是我夫君的亲妹妹,更是我的亲妹妹。我明白她所思所想,所以不忍见她抱憾终身。”

    “娘娘,于婵婵来说,您为她寻再好的人家,求再高的封诰,也终是齐大非偶,得非所愿。这一生并不会快活的。”

    说完黛玉就跪了下去,等着商太后的责罚。

    商太后身边现在惯常只留碧珠一个,旁人都不在。

    此时商太后也没恼,反而轻轻一笑,对着碧珠道:“她们真的亲姊妹一般,说的话都一样。那天婵婵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碧珠明白商太后的心意,连忙上前将黛玉扶起来:“世子夫人不必跪了,太后娘娘不是恼您。只是前两日商大姑娘说话口不择言,冲撞了娘娘。所以被娘娘罚着关了禁闭。”

    言下之意,您这是不小心躺枪了。

    商太后莞尔:“一样的话,玉儿说的就婉转,本宫就爱听,婵婵那孩子说的都是些什么!本宫罚她去后面拣佛米去了。

    好了,玉儿,你去后面看看她吧。”

    黛玉忍不住心神一松,也有些不可置信。

    难道商太后这关能这么轻松的过了?

    黛玉往后殿走了两步,便听商太后似不经意般闲闲道:“因让儿这回也要去闽地。皇上心疼皇后儿子侄子一并离京,于是特意准了后日一早,命谢翎和小五一起,先来后宫与皇后辞行再出发。”

    黛玉一怔,回过头来。

    商太后一笑:“本宫最近忙于照顾太上皇,不能去送让儿了,叫婵婵代本宫去一趟吧。”

    居然松口让商婵婵再去见一面谢翎。

    黛玉忙福身:“谢过娘娘。”

    然心底忍不住疑惑:商太后是什么人,难道真的因为自己几句话改了主意?

    应当不会。

    那就是商婵婵说了什么话。虽然激烈些,以至于自身被关禁闭,但到底打动了商太后。

    黛玉理了理思路,便不由更急切想见到商婵婵了。

    这孩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啊。

    当黛玉进到后殿小佛堂时,商婵婵正认真的挨罚呢。

    她面前放了两个小碗,和一双光滑无比的银筷子。

    商婵婵正在将小米辛辛苦苦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里。因那筷子无纹,小米又微小,所以要格外小心才能捡过去一个。

    而看碗里剩下小米的量,估计她还得捡好几个时辰。

    云珠在旁边看着她,正在劝:“姑娘歇歇吧,手累的发抖就更夹不过去了。”

    听见门的响动,商婵婵扭头,见到黛玉,惊喜交加,果然手里的米又掉了。

    黛玉不免愕然:商太后一贯疼爱商婵婵,这是说了多不当的话,才要在这捡佛米啊,还是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