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清和县主_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419)

    以至于胡氏下意识脱口而出,让商婵婵以后不必在意担忧。

    黛玉只是安然一笑。

    商太后见了便有赞赏之意:她从前觉得黛玉难免失于细致敏感。这样的性情,难以保养自身。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若不能常想一二,善加排解,难免慧极必伤。

    可如今见黛玉神色安然,想来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商太后就要再略点一句:“世上的福气,最难得一个想得开。哀家如今上了年纪,不似你们小女儿般读些伤春悲秋的诗。倒是前日看了几句白乐天的诗,觉得很有兴味。”

    然后看着商婵婵和黛玉。

    横空而来的诗词考教,商婵婵表示:脑中一片空白。

    黛玉眼波微微一转,已然明白商太后这话是点给自己的,于是婉转道:“不知我猜的对不对,娘娘说的可是‘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这两句?”

    谢皇后也明白过来,不敢出声替黛玉说话,只是垂首。

    果然商太后展颜道:“玉儿聪慧,哀家不必多说。”

    黛玉起身郑重道:“娘娘教导,臣妇受教了。”

    商婵婵忙跟着行礼,开口玩笑道:“我想的也是这句,偏生林姐姐先说了。长幼有序,我就不好插话,也算是我孔融让梨吧。”

    商太后失笑,殿中氛围这才一松。

    有这样的喜事,商太后便留众人用午膳,更叫人去接了江氏进宫。

    江氏骤然听闻了这样的喜讯,自然是喜不自胜。

    商太后难得打趣道:“哀家特意不叫人告诉商铎,先告诉你知道这好消息——叫他在家里摸不着头脑去吧。”

    众人席间都是喜气盈腮。

    商太后更是笑道:“哀家只说驰儿跟玉儿都是有福气的孩子,顺其自然就是了。偏生皇后担忧,还要送秘方药材去,这不,果然是白操心了。”

    谢皇后:……好吧,您又是婆婆又是太后,这个锅我除了背起来还有什么办法呢。    用过午膳后, 在座的诸位长辈自然有些私房话要教导黛玉,于是将商婵婵这个唯一的未嫁女孩撵出去, 让她自己玩去。

    商婵婵欢欢喜喜出门, 却无处可去。

    照例有孕未满三月, 不好到处说的, 所以她也不能去寻荔容郡主。不然她这欢天喜地的模样, 指定要露馅。

    太后宫中,自是崇阁巍峨,层楼高起。

    面面琳宫合抱, 迢迢复道萦纡。放眼望去, 只见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商婵婵信步走来,只觉往日见熟了的屋宇都闪烁着别样的光辉。

    而后她停步坐于庭院中一棵银杏树下, 仰头望着灿如黄金的银杏叶片,与那斑斑点点落下来的秋日暖阳。

    这样金光明丽的色泽,正合着心中的欢喜。

    因为耀目,她微微眯起眼睛。心中觉得又柔软又宁和, 仿佛时光也被染成了金色, 停驻于这一刻。

    而她, 从未有一刻这样思念过谢翎,希望他就在身边。

    飘下来的银杏叶被她接在手中,准备回去做成书签,等谢翎回京就送给他:这一日的欢喜, 这一日的落叶,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等你回来,我会一点一滴慢慢说给你听。

    等商驰知道这个消息,已经是三天后他归京之时。

    伴驾出京乃是臣子的荣幸,商驰归京后照例随驾入宫与皇上禀明此次户部事宜。

    待出了皇城,却见除了自己常用的马车,三弟商骥另牵了一匹名驹笑吟吟候在那里。

    商驰以为他也是在礼部轮值完了,等自己一同归府。于是只笑道:“秋风起来了,坐车不好吗?难得见你淘气非要骑马。”

    骑马虽然快,但风刮在身上可不好受。

    商骥笑着将缰绳和鞭子递给长兄:“这匹马是我替大哥预备的。”

    商驰目光一跳。

    商骥继续道:“大嫂在家,有好消息等着告诉大哥。我想着,大哥大约是等不及马车慢慢行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