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充满活力的小生命,还有叽叽之声,的确令人愉悦,台城早朝时的怒火渐渐平息……如果这些小鸡仔不在他的鞋子上大便的话。
灰白色的污物在黑色鞋面上格外醒目。
太子轻咳一声,“我的脚和太子友差不多大,先换上我的鞋。”
王悦脱鞋进屋,太子命人将王悦的鞋子拿去刷洗,到了下午,太子妃居然亲自将清理干净的鞋送来了。
王悦连忙隔着屏风行礼道谢,太子妃笑道:“太子友不用多礼,这都太子亲口吩咐的,一点小事而已。我今日来,是想向太子友求字的,我最近闲来无事临帖写字,最欣赏书法名家卫夫人的字,听闻太子友家收藏的卫夫人字帖最多——我不敢横刀夺爱要字帖,只求太子友临摹几幅字,我拿去临帖。”
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亲姨妈,乌衣巷王家的卫夫人字帖绝大部分都是王羲之的,因他年纪小,王家代为保管而已,平时不外借,太子妃只是开口要几幅临摹的字,并不过分。
清河搬到台城这一年,或许是太子的话管用了,太子妃对清河的态度大变,热情似火,平日很是照顾灼华宫,王悦要替清河还这个人情,于是回家取出了他平日临摹的卫夫人字帖,次日带到东宫,交给了太子。
为了避男女大嫌,王悦要太子代为转交给太子妃。
太子打开一看,赞道:“卫夫人的字自成一派,我也喜欢,连临摹的字都这么漂亮——不对,是因为太子友亲笔临摹之故,别人就是照着写,也断然写不出这么漂亮的字。”
时隔一年,太子和王悦化敌为友,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尤其是王悦在台城怒斥群臣,保护改嫁的羊慧皇后,让为母亲荀氏鸣不平的太子愈发欣赏王悦,如今太子俨然成为王悦的舔狗,三句话就有一句话是赞美他的。
王悦不适应热情的太子,说道:“我堂弟王羲之临摹的卫夫人字帖比我好多了。”
太子无脑吹捧,“太子友不仅字写得好,还谦虚好学。对了,我告诉你一件事。”
太子和王悦进屋密谈,“昨天下朝之后,皇上召见刘隗,两人谈话,我的人隐隐听见是有关公主的婚事。”
太子在太兴帝身边有耳目,如今王悦和他之间好到没有秘密了,太子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告诉王悦。
王悦立刻警惕起来,“他们要把清河公主嫁给谁?”
太子说道:“我的人隔着太远,听不清,只是隐约听到临海公主、驸马之类的词。”
王悦说道:“和刘隗商议,驸马人选应该和刘隗有关,我去把刘隗未婚的儿子,侄儿,外甥之类的亲戚查一遍,应该就有眉目了。”
王悦说做就做,出了东宫,派人手摸刘隗的底细,很快东宫派人来到乌衣巷送密报,说皇上刚刚召见了刘隗的二儿子刘绥进台城,而刘绥正当婚龄,还没定亲。 刘隗出身三流士族,如果他不豁出去像个斗士一样到处去撕咬王导的人,那么他是没有机会得到太兴帝的赏识,成为御史中臣,还加封侍中的。
侍中就是皇帝的智囊团领袖人物,当年嵇邵就是白痴慧皇后的侍中。
刘隗擅长用王导的党羽所犯生活中的小错,然后死咬住不肯放,什么在丧期间赴宴会啦,甚至连死人都参,一次又一次的参人,必须把对方名声搞臭搞下台才肯罢休。
别人留下来的作品是字帖,琴曲,或者诗词等物,刘隗就不一样了,他备有个性,流传千古的作品全是参人骂人的范本,什么《上言王籍周丧娶妻事》、《奏劾祖约》、《奏劾梁龛》、《奏劾阮抗宋挺》、《奏请追除宋挺名》、《奏劾周筵刘胤李匡》、《奏劾周顗》等,全都是奏本。
而且被刘隗参奏的官员都有个共同点的特点——他们都是王导全力提携的人。
所以没有谁是正义的,都是政治利益角逐。
这一百年来,无论国家如何更迭,城头变幻大王旗,换谁做皇帝,都是士族把持朝政,皇权旁落,无论刘槐如何死咬不住不放,这些被参奏的官没有一个人获罪或者丢官,都被王导拦下来,用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