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帝见连处于中立立场的江北士族都偏向王导,知道此时不能杀王导,否则王敦还没打过来,建康城就先乱了。
太兴帝问:“大敌当前,现在朕该怎么办?”
周顗说道:“让王导打王敦。朝中百官都没有王导威望高,给王导挂帅平乱的机会,将功赎罪。王导素来在朝中一呼百应,只有他才能打败王敦。”
太兴帝心想,对啊,让王家人自相残杀多好!遂赐给周顗酒食,表示对他出谋划策的感谢。
周顗吃饱喝足,他酒量不好,又喝多了,被两个侍从搀扶着出了台城,又在门口遇到了席地而坐的王导。
王导问:“伯仁,皇上怎么说的?”
周顗酩酊大醉,说道:“杀了王敦这个乱臣贼子,口袋里会有个斗大的金印!”
意思是说,放心,你没事,只要你杀了王敦,你的丞相金印还是会回到你的口袋的。
但是在王导等人听来,就是周顗要杀了王敦,他就会升官,会有斗大的金印。
误会,便由此产生。 周伯仁说只有王家人才能够阻止王家人。
太兴帝觉得有道理,遂赦免了琅琊王氏全族,所有王家人官复原职,还亲自去台城外头,把带头草席请罪的王导扶起来。
王导痛哭流涕,“无论哪个朝代都有乱贼贼子,没想到我们琅琊王氏出了一位,这是王家的耻辱,微臣有失察之罪。”
太兴帝一副帝后肚子里能开大船的模样,“猛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王敦是襄城公主的驸马,是我们司马家的女婿,谁能想王敦会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谋反呢?这不是你的错。朕会给你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朕封你为讨伐军大都督,统领军队,去讨伐王敦。”
太兴帝:昔日兄弟兵戎相见,想想朕就很兴奋啊。
王导一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狗皇帝还嫌自己死的不够快啊!他是真糊涂还是扮猪吃虎?
王导一拜,“臣,定不辱使命!讨伐王敦,匡扶大晋皇室,微臣发誓,此生永为晋臣!”
曹操曾经发誓,此生永为汉臣。
司马懿也发誓,此生永为魏臣。
今天,王导也说出同样的话,也只有他说的是真话。他真不想走到这一步,但是太兴帝和刘隗非要他逼出使出王敦这枚棋子来将军。
就这样,王导成为讨伐大都督,不过他毕竟有失察之罪,太兴帝夺去了他丞相的官职,只有一个司空的虚职。太兴帝发誓,如果王导讨伐成功,斩王敦首级,班师回朝,王导还是丞相。
王导挂帅之后,明面上擂鼓,暗地的放水,王导的讨伐军和王敦的勤王军都没有正式交战,王敦的勤王军就“突破”了王导的重重防线,直接兵临城下,到了建康城。
建康城的外城是石头城,石头城是一座夯土结构的城池,只在外面包裹一层砖石而已,镇守在这里的是建成县公周访和世子周抚。
荀灌日夜都守在娄湖别院里保护清河。她当然希望王敦早点打进建康城狠狠教训一下不听话的皇帝,早日认清现实,放弃幻想,皇位她不香吗?为什么非要折腾?
周抚当然听娘子荀灌的,说我假装抵抗,做个样子,往城下放几支箭,然后假装不敌王敦,弃城而逃,意思意思行了。
荀灌说你别打了——你把门打开吧。我的丈夫,岂能当逃兵?
周抚就找个了借口把亲爹周访给灌醉了,打开城门,放了王敦的勤王军进来。
周访混到县公的位置,其实心如明镜,他当然瞧得住王导和王敦堂兄弟唱的大戏,两兄弟一人为忠一人为奸,一唱一和,一个起兵谋反,一个草席请罪,把皇帝哄得团团转。
心机玩不过王导,武力打不过王敦,周家人不能再中立了,到了必须站队的时候,但是周访身为老将,他要面子啊!所以干脆配合儿子周抚演戏,装作喝醉了,不晓得儿子的“诡计”,无知者无罪嘛。
王敦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石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