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如此多娇_作者:暮兰舟(497)

2020-03-23 暮兰舟

    郗鉴写信给庾亮,从中说和,要庾亮不要再动王导了,以大局为重,千万不要重演苏峻之乱。

    庾亮没有办法,王允之掌控江西,江西的将领也大多换成王导提携的人,以江西为屏障,王导在朝中安心当宰相,高枕无忧。

    加上王导还有郗鉴这个亲家在,庾亮不敢硬碰硬了。

    只有双方实力相当,才可能坐在和谈的谈判桌上,王导太明白这个道理了,庾亮死咬住他不放,未必只是为了温峤之死,狼要吃羊,总得找个借口不是?

    只是,庾亮太小看我了,我虽然脾气温和,从无专权篡位之心,但,这并不表示我王导是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袁耽因“误报军情”被罢免了历阳太守之职,但是王导很快将他重新启用,当了从事中郎。不过袁耽是个没福气的,新官上任没几天,病了,病情严重,一命呜呼,年仅二十五岁。

    谢尚为了大舅子之死伤感不已,王导存心补偿他,谢尚有个妹妹叫做谢真石,嫁给了都乡亭侯褚

    裒,两人生有一女,叫做褚蒜子。

    都说外甥像舅,这个褚蒜子长的特别像舅舅谢尚,谢尚男装英俊,女装妩媚,风流人物,褚蒜子小小年纪,才貌都神似舅舅,是个女神童。

    在王导的运作下,褚蒜子和琅琊王司马岳定了婚,给谢尚的外甥女说了一门绝好的亲事,以作为补偿。

    从此以后,谢尚更加效忠王导,连同谢家的姻亲也成为王导的助力,庾亮兵马虽强,却撼动不了王导的宰相之位,王庾两家势力平衡,暂时休战,大晋朝政才得以安稳下来。

    王悦帮助父亲解决了忧患,决定和清河再次退隐,去实现他们的理想,他回到娄湖别院,却见清河捧着一纸书信落泪,泪水将字迹一圈圈的湮开。

    羊献容病危,王悦清河当天就渡江,赶往西北长安。    羊献容一直和清河保持通信来往,每一次都是流水账似的讲生活日常,她大半辈子都在宫廷生活,只是大晋宫廷跌宕起伏,每天都在刀尖上跳舞。在赵国就开始平淡如水,无波无澜。

    刘曜把她保护的很好,一个汉人女子当着匈奴人的皇后,居然并不艰难,刘曜的朝廷一半官员都是汉人。和大晋推崇玄学不同,刘曜一直在赵国推行儒学——因为儒学学起来最简单,长安城里建有太学,汉人和匈奴交杂期间,民族通过文化进行融合,颇见成效。

    王悦深受刘曜的影响,在自己兴办的学堂也以儒学为主。刚好学生桓温的家族渊源也是儒学,给王悦添了一把力,桓温将家里私藏儒学典籍拿出来传抄,起过于玄幻高深、需要悟性和天分的玄学,儒学相对务实,容易理解,在平民和庶民阶层渐渐推广起来。

    如果非说羊献容在赵国为后有什么波折的话,那就是苏峻之乱结束之后传到大晋的一件事。

    刘曜问羊献容,“我比司马家那个前夫如何?”

    羊献容说道:“陛下是开创千古基业的明主,他是亡国之君,连妻女都不得保护,时常被凡夫俗子所辱,我屡次都想一死了之,何尝想到有今天?我出身士族高门,觉得世间男子都一样,自从嫁给陛下,才知天下真的有大丈夫。”

    羊献容这些话传到到长江以南的大晋,掀起轰然大波,大晋许多人纷纷谴责羊献容天生凉薄,不知廉耻,为了讨好现在的丈夫诋毁前夫。

    其实羊献容说的也没错,她当大晋皇后时五废五立,女儿清河公主在永嘉之乱时失踪,一度被贩卖为奴婢,试问历朝历代那个公主有清河这么惨?

    和流言一起到江南的,就有羊献容的书信,羊献容说她并没有说这些话,是后赵皇帝石勒为了激化前赵匈奴和汉人的矛盾而故意造谣,说的就像真的一样。

    这种流言刘曜迫于匈奴贵族的压力,不能公然否认,所以帝后都只能闭口默认,等将来扫平后赵,再来平息此事。

    大晋和后赵一直没有建交,清河和羊献容的通信属于私通外国,为了避免麻烦,每一次通信都是阅后即焚,清河将母亲的解释扔进火盆里毁尸灭迹,叹道:“纵使像刘曜这样强势的雄主,也不并不能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