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低头:“儿子晓得,是儿子失言,大节下的,母后别生气。”
太后便叹口气,也服了软:“哀家哪里是怪你,你日理万机,懒得理会后宫机锋,哀家都懂,只是自伤身世罢了,皇帝别怪我当着儿孙的面说话不好听……”
皇帝哪儿敢怪老娘,只道:“母后说的哪里话,儿子就算做了皇帝,也是母后的儿子,母后就算教训儿子,也是儿子的荣幸。”
他心里也有些怪上了沁贵妃,屡次招他惹怒母后,果然是个没有大局意识的,一辈子做个贵妃也就罢了。
这般想着,又朝皇后使了个眼神,让皇后哄哄太后。
皇后笑笑:“母后别气了,看看柳丫头吧,她都要吓着了。”
太后低头看柳念絮精致的小脸,笑道:“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小了点儿。不过胆子小有胆子小的好处,不敢做恶事。”
柳念絮羞涩一笑,小声给自己辩解:“民女没有。”
太后乐起来,揉揉她的脑袋,“我们穆儿眼光就是好,这样好的丫头,可去哪里找呢!”
皇帝跟着附和:“都是母后教的好。”
沈穆坐在皇子之首,微微一笑,不客气道:“多谢父皇夸赞。” 皇帝指着沈穆笑:“谁说你了, 朕与太后夸柳家丫头呢。”
“皇祖母和父皇不是在说儿臣眼光好吗?”沈穆轻笑, “儿臣就当是夸我的了。”
太后嗔道:“真是个脸皮厚的,哀家是夸柳丫头聪明漂亮, 又孝顺明理,谁夸你了?”
柳念絮温柔笑起来,婉声道:“民女当不起太后娘娘这般赞誉。”
脸上带着羞涩, 腼腆又温柔。
“温和谦逊,谨慎婉约。”太后赞道,“颇有大家风范, 正要这样的姑娘, 才配得上咱们皇室风范,当年皇后身处闺阁时,亦是如此。”
皇后便笑了:“柳丫头脸皮薄,我却是个厚脸皮的,生受了母后的夸奖。”
众人都跟着笑起来,气氛倒是极为和乐。
只是沁贵妃却已经被气的脸色发白, 将手中帕子掐的不成样子, 皱巴巴地握在手中, 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眼中的怒火几乎喷出来。
柳念絮心中痒痒,想讽刺她两句, 只顾忌着太后和皇帝在此, 不敢放肆。她略想了想, 目光落在沈穆身上, 将沈穆盯到抬起头,方朝着沁贵妃的方向抬了抬下巴,示意他挑事。
沁贵妃今天带着温圆圆过来,其意在柳念絮,想让自己吃亏的人,柳念絮当然不能让她这么轻易过去。
再者说,皇帝眼瞅着对贵妃有所不满,趁机搞到手一些好处才是真的,否则等贵妃把皇帝哄回转,今儿的大好局面,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会重现。
沈穆看懂她的示意,沉默片刻,没有找沁贵妃的麻烦,反而看向挨着他坐的二皇子。
端着和蔼兄长的架势,假模假样看着对方:“我回京以来,似乎没听说过阿钊领了什么差事?阿钊如今在何处历练?”
毕竟是一朝太子,只与内宫妇人计较长短,未免失了气度,若要针对,只能拿二皇子出气。
二皇子沈钊极是得意,笑道:“皇兄近日不曾入朝议事,不晓得也正常,我最近在主理户部,帮父皇分忧。”
皇帝亦跟着点点头:“阿钊很是能干,帮户部尚书分担了不少,户部上下皆赞他有为。”
沈钊笑道:“能为父皇分忧,儿臣就满足了,那些虚名,儿臣并不在意。”
话语之中的得意,遮掩不住。
提起儿子的差事,沁贵妃亦是非常高兴,笑道:“他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都是陛下和老臣们教着,慢慢学着为陛下分忧罢了。”
听起来像是推辞,实则是炫耀。
沈穆便笑起来:“贵妃娘娘何必自谦,阿钊有本事,孤亦十分为他开心,说起来父皇,应天府户部还缺个侍郎,我准备向父皇讨个人用呢。”
“既然阿钊在户部得用,不如父皇从户部拨个郎中给我,有阿钊看着,缺个郎中想来应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