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_作者:勾陈九(173)

2020-04-01 勾陈九

    永嘉帝却不知怎么想的,答应了却迟迟不下旨,一定要等到五、六两位皇子回来了再说,不过就是拖延时间罢了。贤王唯恐夜长梦多,在他眼里,皇位已是囊中之物,却担心永嘉帝宁愿力排众议也要将皇位交给残废的五皇子。

    一面再次派人暗杀,一面准备夺宫。五皇子吃了大亏,又有皇帝派去的精锐保护,贤王派遣了好几拨人终究近不得他身,也只能狗急跳墙逼宫夺权。

    纠结了京畿护卫,一举发动宫变,在那一天子时,城门大开,贤王威风凛凛不废吹灰之力进入了内皇城,施施然走到皇帝寝殿,却是人去楼空,永嘉帝凭空消失。

    贤王大惊失色,意识到不妥,疾奔出门,发现自己的人都被挟持了,甚至与他商量好,跟随他的长信侯也倒戈相向,而据说已经死在乱箭下的六皇子,竟然好好的立在马上,领着精甲骑锐正等着他。

    贤王仰天大笑,只说了一句,六侄儿好胆色,便束手就擒。贤王叛乱悄无声息平定,永嘉帝看着失而复得的儿子,再等不得,急忙召见文武百官,立赵楚铮为太子。

    过了半个月,五皇子也安全回京,不过确实右眼已废,半点复原的希望也没有。永嘉帝撑了三个月终究病体沉珂,崩了。

    大行皇帝丧葬礼后,赵楚铮顺利登记,却是个闲不住的,前脚刚行完大典,后脚自个就收拾行李又跑去了西北。文武大臣面面相觑盯着龙椅上一份离家出走书,气得跺脚,却无可奈何,除了好好守着社稷,还能怎么办?又不能上上下下都跑路。

    赵楚铮却是急着去见心上人了,虽然千叮咛万嘱咐了,诈死一事也实在太过凶险,保不齐小丫头就生气了。后来又急着回京料理贤王,他都几个月没见她了,想得发疯。

    本以为永乐帝不过去西北胡闹,不多时便会回来,却不想人一去三年,不但在那边将国孝守完了,顺便彻底收复了西北各部,令其俯首称臣,大周版图再次扩大,而这不过是永乐帝在位期间一笔不大不小的功勋罢了。

    满朝文武接二连三情愿,恭请皇上回京,甚至朝廷几个重臣亲自过来迎接,还有人求到孟长雄府上,请他出面规劝一二。孟大将军唯有苦笑,皇上留在这里自然有他的原因,说到底他侄女儿不走,皇帝也不走,又不敢说。

    在永乐三年三月,皇帝终于准备回鸾,孟长雄也被封勇军侯,在京都赐了府邸。

    虽然在西北窝着,永乐大帝一点都不得闲,没事西出玉门收拾收拾不安分的各部,闲着也是大江南北四处跑,网络了许多有志之士,高山隐士大能也叫他挖出来不少,全部被他收到麾下效力,他自己倒清闲的很。

    唯一一点不好,太宠着小丫头了,带着她跑了几回,得知这次回京就只能嫁给他住进皇宫,死活不乐意跟他回去,这才耽搁至今。

    还是孟夫人看不过去,逮着侄女好好教训了一顿,皇上恩典宠爱乃是天恩,万不可恃宠生娇,没了分寸,尤其已经是内定的皇后,不跟着回宫,陪着他们窝在西北作甚。

    孟玉钗只是哭,实在舍不得,西北遥远,回去了今生或许再回不来。孟夫人也泪汪汪的,却也忍痛将侄女好好送走了。

    国丧已过,永乐帝年满二十,回来便要亲政,大婚迫在眉睫,京中但凡有点名望、有适龄女儿的豪族贵戚,莫不心动,走路子往皇帝跟前凑。

    然而,永乐帝回来拜祭过大行皇帝,除服后第一件事,却是赐婚。不是旁人,正是孟玉钗与自己,京中上下一惊,这孟玉钗乃是何人,细细一查访,哦,原来是勇军侯的侄女儿。与皇上青梅竹马,在西北朝夕相处好几年,比不得比不得,既然皇后之位争不过,以自家地位,求个妃位嫔位总不过分。

    于是,各个家族双手拢袖,就安安分分等着皇帝大婚三月后选秀,却不想等啊等,什么都没等到,上书一问,好嘛,人家皇帝压根没选秀的意思,人就准备守着皇后过了。

    大家散了吧,该干嘛干嘛去,没指望。家里没心思的朝臣倒是洗洗睡了,揣着皇家亲戚梦的家族可等不了了,纷纷上书,这怎么行呢,三宫六院,只有皇后一个可怎么成?不成不成,这可太委屈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