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服_作者:天堂放逐者(89)

那车夫被问住了,他抓了半天脑袋,都没能支吾出声。

同是小商队的押车汉子笑道:“有这么个争气的儿子,就够炫耀一辈子了!其实都是运气,赶巧了在一起,司家才有今日。你想,司家少主再有能耐,也得有足够的本钱吧!司家怎么会给大笔钱财让一个年轻人胡闹?就算他是下一任的家主,也不可能!”

“这么说,那本钱是——

“是山里的灵药!大约七年前,司家在深山里发现了许多珍贵药材,百年参成把抓,……据说其中还有成形的何首乌,司家可是发了好大一笔!”

墨鲤听到灵药两个字,脑袋里嗡地一声,连忙去看孟戚的情况。

孟戚倒没有发病,只是神情里带着讥讽。

那边车夫还在跟同伴争执。

“唉?我怎么听说,司家是在山里遇到了龙……”

“怎么可能,这世上哪来的龙!”

押车汉子嗤笑道,“就算有,龙怎么会躲在深山里,咱们平州又不是什么好地方,难道你想说那龙给了司家诸多药材?司家何德何能攀扯上龙,难道想造反?”

车夫恼道:“怎么不是,还有人看到哩,当时天上有龙的影子,只是在深夜,见到的人少。”

“你就吹吧!”

商队里的人还在拌嘴,墨鲤神情愈发难看,孟戚把他的反应都看在眼里,悄悄凑近了。

“大夫,你在找那条龙?”

“……”

墨鲤审视着孟戚,似乎想要问孟戚是不是祖籍四郎山,转念一想。孟戚早就到了太京,应该跟四郎山没什么关系。

“龙是虚无缥缈之说,孟兄何出此言?”

作者有话要说:

缱绻依人慧有余,长安俊物最推渠——清,龚自珍

是一首说猫的诗

————

虽然咸阳跟长安严格说起来不完全重合,不过这是架空,地名之类的就不要完全代入真实啦,因为攻的缘故,会在咸阳附近安排一座山,位置跟现实不同,也不是骊山

第37章 患以民生疾苦

山道上的积雪严重拖慢了商队的行进速度。

四郎山的地势没有平州西北险峻, 因为商队的缘故, 这里的路还被专门修过,除了湿滑一些,倒也平整。

孟戚并不急着赶路,他走走停停,看道旁的风景打发时间。

像他们这样中途加入队伍里的人并不少, 有货郎、樵夫, 甚至是衙门里押送物资的差役。

衙门里办事的人也分三六九等, 有品级的就不说了, 单论这些不入流的差役, 有的是长期在衙门供职,有的则是前来服徭役的百姓。

后者做的不是送信这种轻松活计,而是为官府运送物资,比如冬天用的柴炭、修筑房舍的沙土砖瓦等等, 说白了就是不要钱的苦力。

徭役会分摊到每个男丁头上,每人每年都需要为官府干一个月左右的重活。具体做什么、要干多久, 官府说了算。

在竹山县服徭役, 县衙是管吃管住的,活不也多,百姓还跟官府的人很熟,大家边干边聊, 很是热闹。外面显然不是这样, 那些人都一声不吭地推车,督工模样的人也没心情说笑, 只想着赶紧把差事交了好回家。

这时便能看出司家的强横,为官府运送东西的车辆,居然不敢越过司家商队,而是像小商队那样跟在后面。

天擦黑的时候,还没有到秋陵县城。

大大小小的商队都停了下来,他们找了块空地,把车围成一个个圆圈,然后在避风的地方生起篝火取暖。

想着很快就要到家,众人脸上都带着笑,唯有那些差役惶急不安。

“明日便是限期了!”

“……吾等去禀明情况,或许会通融的。”负责监工的官府小吏也没有办法,愁眉苦脸地对着围上来的差役说,“到处都是积雪,要是赶夜路,损了车辆跟粮草,罪责岂不是更重?”

“要不是遇到司家商队,我们能走得更快一些!”有个差役愤愤地说。

旁边立刻有人捂住了他的嘴,低声道:“你不要命了?司家向来蛮横,耽搁了一日你我不过领几鞭子的责罚,要是冲撞了司家的货物,你要怎么赔?”

那差役听了心有不服,还想再说。

督工小吏指着那司家商队护卫明晃晃的刀说:“你就算赔得起,可你的胳膊腿儿硬得过刀吗?倒是不会杀你,可让你缺手断脚怎么办?你家告上去,便推说误认你为盗匪,再打发一些汤药钱,到那时,你一家老小怎么活?”

差役再无话说,闷头坐到一边。

墨鲤把那群人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他看了看差役运送的车,车辙印很深,车上盖着防水的油布,遮得严严实实,看不出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