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皇后正在惊疑不定时,却听得一旁的皇帝发话了。
“诸位爱卿,今日络儿以血祭神,足见他心诚可鉴。”皇帝负手站在宝盖之下,慢慢道,“趁着今日诸臣皆在,又是黄道吉时,朕恰好也要与诸卿宣布一事。”
听得此言,皇后心中不由一阵警觉。
陛下竟打断了祭天仪式?是何等重要的事,才会令陛下这么做?!
却见皇帝徐徐道:“朕之五子李络,本是纯嘉皇贵妃之子。皇贵妃体弱,诞下龙裔后便罹然薨殁。当年国师有言,五子李络为凶厄所缠,需改换脸面以易其凶运;是故,便托以宫女刘氏所生,直至今日亦然。如今多年过去,已无这么做的必要。朕今日,便恢复五子李络的身份。”
此话便如一道惊雷劈落,叫文武百官悚然大惊。
但凡在朝中为官有些年岁的,都记得当年红颜薄命、盛宠一时的纯嘉皇贵妃。
五殿下李络,竟是那位绝代宠妃的孩子?!
世人皆以为皇贵妃未能留下子嗣;谁知道,这五殿下李络竟就是皇贵妃的亲生子!没想到,陛下竟将此事隐瞒了这么多年!
百官哗然之下,祭台上下犹如滚水沸腾,久久不得安静。这等大事,足以颠覆朝野,令时局都大改,也难怪群臣皆心底动荡,无法平静。
“好了,”皇帝很满意于眼前的景象,挥了挥手,道,“礼官,继续吧。”
一旁的朱皇后,眼睛瞪得浑圆,只觉得胸口一股气憋住,不上不下的,逼的心脏绞然疼痛。
“李、李络……陛下……你们……”
旋即,朱皇后眼前一黑,人向后倒了下去。
“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御医,请御医!”
“来人呐,皇后娘娘晒晕过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嫣:是晒晕的哦!不是气晕的哦! 半个时辰后, 朱皇后才在岐阳宫中悠悠醒过来。
她睁了睁眼,就见得眼前是一双儿女与谨姑姑忧虑的面庞。
“娘娘, 您醒了!”
“母后, 母后您感觉怎么样?太医,还不快过来给母后瞧瞧!”
胡子花白的老太医不敢怠慢, 连忙上前为皇后诊脉。片刻后, 太医恭身答:“回大殿下的话,娘娘只是因为一时暑热,才会晕厥过去。只要好好休息, 便能恢复无虞。臣开一副修神宁心的方子,请娘娘每日早晚饮下便可。”
闻言, 李淳总算松了口气。
床上的朱后面色微白, 一身华服尚未除去, 珠钗帛绦亦在鬓间。她靠着软枕虚虚地坐起来,问道:“陛下呢?”
“祭天大典才结束呢, 陛下与五皇弟去参阅五门了。”李淳答道。
“李络, 又是李络。”朱皇后扯着嘴角, 皮笑肉不笑的模样, “未料到陛下竟挑着今日,在文武百官面前恢复李络的身份,这可真是叫本宫没想到。”
李淳立在床边,面色沉沉,问道:“母后,五皇弟当真是纯嘉皇贵妃的孩子?”
朱皇后想答, 但人刚从晕厥中苏醒,身子还虚着,声音不由一阵沙哑。谨姑姑见状,连忙捧了热茶来:“娘娘,喝口茶水润润嗓子吧。”罢了,又劝福昌与李淳,“二位殿下,娘娘才刚醒,想来精神头不济。若不然,请二位殿下去偏殿坐坐,喝杯茶,等娘娘恢复了再来叙话吧。”
李淳与福昌面面相觑,虽各自都藏着一肚子话,但也不忍打搅母亲休息,便点头道:“如此,儿臣告退,请母后先好好休息。”
一双儿女相继退出贤育堂,门扇合上了。朱后抿唇以茶水润喉,面上总算有了一番血色。但她一想起今日祭天大典上发生的事情,她便又能感觉胸口绞紧一般的痛。
“娘娘,奴婢知道您心里苦。”谨姑姑垂着眉,声音哀哀的,“可您最要紧的是保重自身,免得叫外人瞧了笑话。便是再有千般气,万般苦,也得先紧着自个儿的身子,好好休息。今晚奴婢叮嘱小厨房多做些补身子的膳汤来,还请娘娘多进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