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白月光_作者:Miang(226)

2020-04-05 Miang

    “荒谬。……荒谬!”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桌案,竟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死死地瞪了一眼皇后,沙哑着嗓音道:“你是皇后,本就该贤良大方,以姊妹之心厚待诸妃嫔。嫉妒生事,最不可取!你既然得了皇后的宝册,享了皇后的荣华富贵,那就该放下这些嫉妒私情,担起皇后的责任来!世间万事,岂有两全其美者?”

    哪个帝王不是三宫六院,哪个帝王不是妃嫔无数?怎么偏就她忍不了?真是荒谬。

    “臣妾偏想要两全其美,这不过是人之常情,又做错了什么!”皇后嘶叫起来,满面悲色,“您不知道,同样是朱家的女儿,瞧着我那小侄女,我竟还有些艳羡……”

    如今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两情相悦,看了就叫人发笑,又暗暗觉得滑稽。

    她自个儿年轻的时候,可曾也这么天真过?妄想着与夫君比翼连理,相敬如宾。可到头来才明白,这些都是水中月,镜中花,不过是深宫之中的梦一场。

    皇帝听着她略带哽咽的话,眉头重重皱了起来,已失了耐心。他起身负手,不耐烦道:“朕会留着淳儿的命,你不必担心。福昌也是,会留在京中。至于你,朕不会手下留情。”

    皇后听罢了,瞳仁慢慢地转灰了。

    也好,也好。能保下淳儿,便已是最好的结局了。

    她颤了颤身子,露出苦涩的笑容,向着皇帝离去的背影行礼:“臣妾谢过陛下恩典。”

    岐阳宫门落锁的响声传来,守在门外的谨姑姑拿手帕擦了擦眼角,对自家主子道:“娘娘,雪天天冷,可要生火炭?”

    皇后犹自跪在地上,神色惶惶。

    “天家男子,从来薄幸。”她喃喃道,“别看嫣儿如今风生水起,日后,还有的她苦呢。她不过是还年轻,才想不到日后会遭逢些什么。”

    谨姑姑闻言,眼泪止不住地下落。

    娘娘说的,不无道理。朱家女儿之命,大抵相似。等太子殿下做了帝王,也不知宫中会有几多妃嫔?朱嫣所走的,不过也是娘娘当初走过的那条路罢了。

    如今的朱嫣尚且性子单纯,便是有小计谋,那也只是如池中戏水似的;可日后,她终归也会变成娘娘的模样。嫁入帝王家,便是染了最黑的墨色。想要干净回去,来不及了。

    在谨姑姑的搭扶下,皇后颤巍巍地起了身子。天色已晚,岐阳宫内一片清冷,落了锁后的宫门内再无往日穿梭如鱼的宫婢。福昌也不在了,那些个娇声俏语的小姑娘也不在了;偌大的繁丽宫墙内,唯有皇后主仆二人。

    “铺笔墨,本宫要给淳儿写封信,交代其后之事。”朱皇后在心底做起了最后的盘算。

    淳儿性格优柔,遇事难决。日后她不在了,万事皆需由他自己来做,还得让他早日改改性子,将头脑放冷清些;切不可为了一时冲动,而做下惹怒他父皇的事。他从前就是如此,为了娶朱嫣,一而再、再而三地触怒陛下。往好处说,是性情之人;往坏处说,那便是轻重不分。

    灯火熹微,皇后持笔细书,鬓间的霜发更显淡白。

    ///

    子时近半,宫中值守上传来消息,岐阳宫皇后急病过身。

    朱敬观与夫人万氏一直守在堂前,听得此消息,朱敬观的眉头微微一皱,低声对妻子道:“陛下到底是给了妹妹一分体面。”

    万氏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针线:“咱们母亲的身子一向不大好,如今听得这消息,恐怕经受不住。要不然…先瞒着?”

    朱敬观却道:“母亲虽病,却耳聪目明;这么大的事,瞒是不大瞒的住的。不过,等嫣儿出嫁,喜气一沾,母亲自然会忘了这事的。”

    “也是。”万氏重新拾起做了一半的绣帕,低声道,“皇后病丧,恐怕要过三月才能再办红事。我倒是不急在此时,只是怕嫣儿忧心夜长梦多。”

    “白日里太子殿下来过,现在嫣儿身子如何了?”

    “病无大碍了,人也有精神的很。”万氏说。

    太子走后,万氏特地去瞧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一眼。朱嫣坐在床榻间,正拿着一缕发丝,细细地编着结。万氏见到她手里的发丝,有些不快道:“好端端的,割自己头发做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可没事儿就损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