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贞笑道:“要那广州的功劳来换,想必这件事要紧得很了。”
“也不是很要紧……”郑元义口不应心,他问:“戴申的妾秦氏被扣在教坊乐营,殿下能否赐她一个出身?”
最近有不少人替秦氏说话。吉贞有些意外地看着他,“既然是戴申的妾,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你又何必多事?”
郑元义道:“戴申远在岭南,一心与南诏人周旋,等他腾出功夫来,恐怕秦氏已经命丧黄泉了。”他隐晦地说:“秦氏得罪了贵人,即便戴申本人回京,恐怕也要思虑一二……殿下想必也知道的。”
郑元义对秦住住的关切之情已经溢于言表,吉贞没有揭穿他,她沉吟道:“救她一命,也可以,算是在戴申那里多了一桩人情……”兴许戴申不领情,反而要怪自己多事?她想到这里,嘴角嘲讽地一翘,又说:“只是也得罪了寿光和滕王。”
“若戴申驱除南诏人,岭南废除五府经略,滕王又算得了什么?”郑元义口出狂言。
“毕竟是滕王。”吉贞摇头,沉吟再三,才松口:“答应你就是了。”
郑元义大喜,“多谢殿下。”
吉贞颔首,意有所指,“你对秦氏倒有情有义。只但愿你去了范阳,还记得我。”
郑元义立即要诅咒发誓,“臣对殿下……”
“够了。”吉贞将他打断,她叫桃符:“去把包忽里叫进来。”
包忽里懒懒散散地晃进来,看到郑元义,一双眼睛立马精光四射,“见过殿下。”他笑眯眯地,同时很有威慑地盯了郑元义一眼。
吉贞淡淡一笑,“包忽里,郑都监奉旨要往河东河北督造监军院,你也去范阳,顺道护送他。”
包忽里一愣,叫道:“殿下,奴就在玉京宫,不要去范阳!”
吉贞道:“我命你去,你便要去。不仅要去,我还要你保护郑元义安全,若他途中遭遇不测,只要你还活着,我一定拿你问罪。”
包忽里哪肯,张嘴便道:“殿下,若是他中暑病死、骑马摔死、洪水中淹死、吃饭噎死、喝水呛死……”他一跺脚,愤愤道:“难道都是奴的责任?”
各种稀奇古怪的死法,包忽里提了个遍,郑元义频频听到一个死字,不由打了个寒战——此去范阳,比广州之行要凶险万分,他暗暗咬紧了牙根。
吉贞道:“不论天灾,抑或人祸,都唯你是问,除非你此生都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包忽里被吉贞的不讲理气得跳脚,他梗着脖子道:“殿下,奴奉了郡王之命,要在玉京宫守着你,寸步不离,奴不敢回范阳!”
“护送郑元义,只是顺道,”吉贞乌澄澈眸光看向包忽里,“我要你去范阳,请武威郡王来蒲城见我。”
“请他来?是为了……”
“你不需要知道。”吉贞冷酷地说,“你这就收拾行装,跟郑元义走吧。”
包忽里不情不愿地退出去,郑元义和他同行,被包忽里那双小野兽似的眼睛看得浑身不自在,忙不迭远离他几步,作势在殿前观赏景色,忽觉额头剧痛,手还没捂上去,血已经打湿了眼睫。他吓一跳,忙用袖子堵住伤口,转头去看,见包忽里在室内一边收起弹弓,对着他冷笑。
“殿下只说不让你死,可没说不让你受伤。”包忽里对着郑元义恶狠狠地龇牙。 包忽里奉命护送郑元义一行往范阳, 途中他故意拖拖拉拉,走得极慢, 暗中却早将急报传至范阳节度使府。杨寂看到信, 气得险些连桌子都掀了,来寻温泌道:“皇帝要在各镇设监军院, 郭佶已经答应了。郑元义奉诏而来,正是为了此事。”
“郭佶?软骨头。”容秋堂看着场上士兵举枪来往冲刺,鼻子里发出冷嗤。他偏头对温泌道:“让包忽里在路上杀了这个郑元义好了。”
温泌在旁边观战, 练习阵法的士兵提心吊胆,一个疏忽,手里的枪飞出阵外,正落在温泌脚下,温泌脚尖一抬, □□如一道雪光, 划过蔚蓝的天际。那士兵忙接在手里, 觑一眼温泌森冷的眉眼,吓得脖子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