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崇见豫章王年纪尚轻,却分明已经神智错乱,心生恻隐,关上门窗道:“这是册立太子的吉日,大王赶快擦了眼泪,若被有心人看见,传进陛下耳中,恐怕要生事端。”
豫章王慌忙拭泪,道:“阿翁说得对。”因自己不便露面,命人备了份厚礼,待册立太子后,送至东宫,“庭望自幼和我交好,他既然来了,不会坐视陛下杀我。”豫章王自我安慰着。
两人相对无言,一片愁云惨雾,忽闻外面通禀,称皇后驾临,豫章王下意识地又要往屏风后躲,被固崇扯了出来,走至堂外相迎。皇后仍旧是做县主时的胡服打扮,手里拎着马鞭,身姿宛如少女般青春勃发。
豫章王请她上座,道:“茂英阿姐。”
皇后肘弯扶在案上,冷冷地看着他,“谁是你的阿姐?”
豫章王脸色一白,忙请罪道:“是臣口误,殿下恕罪。”
固崇赔笑道:“今日是册太子大典,殿下不在宫里,却来了王府,怕陛下要问,殿下还是速速回宫吧?”
皇后笑道:“我不爱在那,谁又能拿我怎么样?”她面上带笑,眼里却燃烧着怨毒的火。戴申要立侄子为太子,她极力反对未果。这个册立大典,简直是要让全天下的人看她的笑话。那些大臣嘴上不说,心里还不知要怎么揣测——她的怒气无处宣泄,立即想到了萧侗。
她要看着萧侗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狠狠地折辱他,才能稍解她的心头之恨。
“请罪?”寿光冷笑,“你杵在那里像个木头人一样,是在跟我请罪吗?”
萧侗讷讷叫声“殿下”,他瘫软的身体慢慢伏下去。
寿光还嫌他动作太慢,似乎不情不愿,她愤而起身,抓起马鞭,固崇变了脸色,冲到萧侗面前,挨了寿光重重一鞭,他花白的发髻都被抽散了,固崇忙不迭叩首:“殿下!请殿下看在和豫章王手足之情的份上!”
“手足之情?”寿光惨笑,“冬郎,你赐死我阿耶阿兄,一家老少数百口人的时候,有想过他们是你嫡亲的叔父和兄弟吗?”
萧侗颤声道,“是我阿姐和徐舍人的主意,不是我的。”
“软骨头。”寿光鄙夷地骂了一句。自从知道萧侗的病后,她看他更加可恶可鄙,一脚将年迈的固崇踢翻,寿光抓起萧侗的衣襟,像抓起一滩烂泥,她呵斥道:“你连男人都不算,还有什么脸活着?”
“殿下!”徐采飞快走入堂内,抓住寿光手腕将她搡开。
他手下没有留情,这一推,寿光站立不住,险些倒跌落座,她气得不轻,“徐采,你敢对我无礼?”
“册立太子的日子,殿下不在宫中,却对豫章王肆意打骂,这是什么礼?”徐采冷道,“殿下,你一个无子的皇后,禁不起言官弹劾的,还是适可而止吧。”
“好,”寿光紧紧抓住马鞭,对徐采绽放一道冷傲的微笑,“萧侗,你,还有清原,我一个都不会放过。陛下很快要出征陇右了,等他走了……看你们能躲到几时。”
“殿下慢走不送。”徐采躬身拱手,静待寿光离去。
“徐长史,你最近都去哪了?”寿光临去那一句威胁,令萧侗坐立不安,他抓着徐采追问,“你不是说,只要我自己逊位,陛下会留我一命吗?”
以徐采对戴申的了解,他的确不至于要对萧侗赶尽杀绝,可寿光这个女人最会横生枝节。徐采攒眉沉思良久,对固崇道:“中官,请姜将军派几个机敏的侍卫来吧,皇后若有歹意,姜将军不会坐视不管的。”
寿光这一闹,徐采心生警惕,有几日没离王府。这一日听闻皇帝传召,徐采换过官服,进宫觐见,见皇帝在案后凝神观看舆图,太子身着戎装,垂手立在下首。徐采最后一次见太子,还是清原公主身边的一名少年侍卫,短短几年,已经脱胎换骨,单论英武沉稳,比昔日的戴申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采对二人相继见礼。
“徐长史。”虽然姚嵩对徐采孜孜不倦地进行诋毁,皇帝对徐采仍算礼遇,他放下舆图,说道:“晁延寿投靠逆王,助纣为虐,谋害朔方节度使戴度,我要留太子监国,亲征陇右,为兄复仇,为国锄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