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说着,远处忽然有快马飞驰而来,蒙恬定睛看了一眼,然后甩开马鞭迎了上去,“何事如此慌张?”
匆忙赶过来的传令兵翻身下马,递过来一个小小的竹筒然后气喘吁吁说道,“蒙将军,匈奴骑兵进犯九原,若再无支援,他们便守不住了。”
九原云中雁门,这三地只有雁门一直在他们的庇护之下,如今云中郡已经收了回来,匈奴竟然垂死挣扎转而进攻九原,如此孤注一掷,怕是损失太多,不得不在九原郡的城池之中抢掠一番才能回到草原。
眼中闪过一抹狠厉,蒙恬转身将写着消息的绢放回竹筒之中,然后用力扔到王贲手中,“匈奴人若非特意引我们前往,便是真的困兽之斗,已经无路可走了。”
扫了一眼上面记的消息,王贲沉声开口,“回大营,重新商定渡河一事,给九原守军传信,只需再撑两日援军便到,万不可让匈奴人进城。”
在他们手上吃了那么大的亏,若只是攻城便罢,一旦进城,只怕整座城池都只能剩下一堆灰烬,匈奴人的凶残,他们应该清楚。
传令兵接到命令迅速离开,蒙恬和王贲也很快回了大营,大门在此处扎营已有三日,将匈奴打到阴山外面之后,各处的兵马便往这边聚集,若无意外,再过三日,李牧将军便能到达云中郡。
到时两方大军同时前往九原,就算无法全歼匈奴,也能将九原一带夺回来。
现在看来,他们必须得先行动,然后再等李牧将军过来了。
知晓九原一带事情紧急,蒙恬和王贲都没有耽误时间,回到大营之后当即召集了其他将领商议事情,营中有王贲一人足矣,简单说了几句后,蒙恬便率先带了两万骑兵渡河前往九原。
不管匈奴是孤注一掷还是特意引他们过去,这里都不能耽搁,两万兵马不算多,但是也算不上少了,就算路上有埋伏,他们也不会没有抵抗之力。
破开还没有完全消融的冰块,两万骑兵很快到了黄河北岸,蒙恬从来没有没有来过这里,就算有前人绘制的简单地图,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草原是最适合骑兵行军的地方,但是一马平川的地方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迷路。
即便自己认路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在这种地方,蒙恬也不敢妄自尊大,好在他之前找羌廆要了不少林胡骑兵,他们对草原地形熟悉,应该不会太耽误事。
不过很快,蒙恬就放弃了用林胡骑兵带路的想法,因为那些埋伏在草原之上的匈奴士兵便能够将他们带到想去的地方。
到北岸后顺着方向走了不过一天,在他们扎营休息的当晚,外面便出现了试图偷袭的匈奴兵。
火光将整片营地照的通明,因为他们人数不多,后面紧接着就会有援兵跟来,所以所有人都只带了十天的口粮,轻装行军,被没有押送粮草的车马。
偷袭的人想点燃存放粮草的仓库,却没想到这里根本就没有,在黑暗中绕了几圈之后便被一早就盯上他们的士兵一箭射了个透心凉。
为防晚上出现什么变故,营中所有人都没有入睡,他们再有两天便能到达九原边城,如果有埋伏,这两夜是最好的时机,当然,没有埋伏更好。
扛着不知道从谁手中拿来的长矛,蒙恬冷笑着看着从各处拖过来的匈奴尸体,扭了扭脖子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打头阵的已经混进来了,外面的肯定在等着军营混乱,待会儿他们就要“混乱”起来,不打起精神伤到自己人了回去全部受罚。
营中不知道什么地方还藏着人,他们人多,圈的营地也大,有注意不到的地方很正常,等了一会儿不见再有人来,蒙恬将肩上的长矛放下,“将行囊都收拾好,点火。”
还有精力在他们来的路上设下埋伏,那就意味着九原的情况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凶险,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多花些时间将这些士兵拿下。
营帐之中很快燃起了火光,远远望去,大营之中人影攒动,像是在忙着扑救营帐,只是他们已经远离水源,营中仅剩的那点儿水不足以令火势减小,一阵风吹过后火光甚至更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