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雪一般的剑光瞬间出鞘!
明夷一脚踢翻了面前案几,太阿剑的剑尖稳稳对准了对面的楚国使者咽喉。
“大胆,诸国会盟之所岂容你放肆!”当即有人暴怒道。
谁料那少女神色比他们还要冷漠愤怒。
“还望君上慎言,我国破家亡、父亡母囚、颠沛流离将近十载皆因秦国而起,尔等又岂能说我与秦王亲善,是那不仁不义之人!”明夷怒道。
众人都为她话中含义惊了一惊。
“这……”
“家父——周天子姬延。”明夷冷冷说道“秦国丞相吕不韦率军攻破洛阳,将我八百年赫赫宗周毁于一旦,我一心立志抗秦,又岂会与秦王亲善!”
各国使者立刻将目光投向了这少女的师弟。
“这女子说的话可是真的?”
“我师姐姬明夷,确实是周朝王姬。”屈渊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要护送秦王长公子回秦国,还接受秦王赏赐……”上方的建平君说着似有些疑惑,“……莫非你这段话为了保命而说给我等听而已?”
“极是,若当真一心抗秦,为何不效仿专诸聂政的侠义之举,趁机杀了那秦王!”
明夷一声冷笑,用眼角的余光淡淡撇了那刚才发话的男子一眼,紧接着轻藐移开。
“齐楚燕赵魏,在座何国不曾败于秦人手中,秦国无道、本应当戮力抗秦,尔等却来问责我当年一个十岁雉女不曾杀人?”明夷讥笑道。
众人哑然。
虽然极少数的时候,人会抛弃礼义廉耻,但大多数时,他们还会是在意这种面子工程的,而在座的众人,恰好还没到那种视脸皮如无物的境界。
最先开口的那楚国使者试着挪动了一下身体,明夷立刻在他咽喉处划出一道血痕。
“此事是我等唐突了,姝女还是先放下剑来。”建平君温和诚恳的说道。
明夷看了他一眼,面色稍缓。
“建平君既然已经发话,我又焉能置之不理。”明夷说道,随后将长剑收回剑鞘,转身坐回了竹席上。
楚国使者抹了抹自己脖子上的血痕,脸上闪过一丝恼怒,强忍着平心静气说道“不论如何,太阿剑为我楚国至宝,还望姝女归还,我愿意以五百金相换。”
“虽然曾是楚国之物,但已然是我之物,焉有还人的道理,此事恕难从命。”明夷平静说道。
“那是暴秦从我楚国手中抢走的!你莫要行无礼之事!”楚国使者怒道。
“若以这位楚使口中之礼,那有朝一日鲁国的遗孤冒出,向楚王讨要孔子的遗物,楚王可否要归还?”明夷挑眉反问道。
十四年前,楚国的春申君带兵灭了鲁国。
眼看着又要吵起来,上坐的建平君不耐的拧了拧眉头。
“此事还是稍后再议为妙,我等言归正传,还望姝女详谈秦国风土人情。”建平君温和说道。
“这是自然。”明夷点头说道。
秦国的国情,她耳濡目染,还真知道不少,但那些都不能说。
明夷正挑挑拣拣的,打算将一些人人都知晓的情报说给在场的人听,突然一个侍者推门而入。
侍者进门后单膝跪地,然后对上方的建平君说道“君上,秦军急攻魏国,水淹魏国都城大梁!” 侍者的话说出口以后,负责前来游说各国的魏国使者脸色顷刻间煞白如雪,其他人也是一片慌乱,嘈杂的窃窃私语顿时响彻在这个房间里面。
没有人还有心情在这种情况下商量合纵攻秦,都忙着去和自家幕僚、王上、臣子商量这突发事件带来的变故,打听魏国如今的境况。
聚会在一片慌乱中结束。
见已经有使者告辞离开,明夷想要趁乱低调离开,对身边的屈渊说道“你可要同我一块回去?”
屈渊用下巴指了一下那边正在与侍者不知窃窃私语什么的建平君,低声说道“我还要与建平君说一些话,师姐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