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挑灯夜读奏章的嬴政不解,凝望她几秒,见明夷已经打定主意闭口不说后,继续低头。
明夷走到嬴政的身后,帮他按了按因为长时间端坐而微微酸痛的肩背。
“陛下在看什么?”明夷问道。
“各国传来的消息。”嬴政说道,对于明夷的问题,他一向无有不答。
三国的合纵攻打秦国战败以后,作为主要败方的楚国又一次受到了来自秦国的压力,未免再发生白起攻破楚国国都这种悲剧,楚王毅然决然的又一次迁了都城。
这一次,楚国的都城巨阳迁到了寿春,还给寿春改了名字叫做郢都。
算上这一次,楚国已经是第六次迁移都城了!
至于赵国,赵王偃被他那个□□出身的王后迷的七荤八素,决定废了他那个嫡长子赵嘉,改立自己心爱女人所出的小儿子赵迁为太子。
赵国朝堂上自然不允许赵王这么乱来,以大将军李牧为首,聚众反对赵王的失德之举。
然而赵王越是看他们反对,越是觉得不能委屈了自己的爱妻幼子,铁了心的开始在朝堂上和这些卿大夫们死磕。
因为这事,赵国上下现在都在内斗。
赵国内斗,燕国也在内斗。
因为一心想要推行变法,燕丹正在和国内的那些贵族们死磕,然而贵族们也不是好对付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别的不说,仅仅是在军中推行爵位等级那一套,就已经让整个贵族阶层暗中联手了。
靠出生血统拥有了燕国军队高层位置的人不想交出自己官位,就与士大夫们联合起来隐藏各地的土地农户,让燕王的编户齐民举步维艰,而低层的士兵拼死拼活杀人头得到爵位以后,却又发现之前说好发给他们的土地迟迟到不了手,因此也是抱怨连天……
发现这一点的燕丹在朝堂上咬牙大骂,然后抗住所有压力,开始武力编户齐民,强行让士人交出土地……总之,燕国现在很混乱。
至于齐国?
齐国倒是很平静,是那种上上下下都沉浸在一片安逸中、靠盐铁之利收遍天下财富、刀剑都放在武器库中生锈、没有半丝危险感的平静。
听嬴政仔细讲述完毕以后,明夷平静说道:“所以,你想先对哪一国家动手?”
这辈子的灭国顺序已经和上一世有了变化。
在灭了韩魏两国以后,齐国、赵国、楚国都与秦国有了接壤。
灯火摇曳的光芒里,青年的手指在天下地图上滑动,最后缓缓停在了邯郸的位置上。
“赵国?”明夷说道。
“是,况且赵国不灭,秦国想要出兵灭燕会多受阻碍。”嬴政说道。
“别忘了赵国有李牧。”明夷提醒着说道。
嬴政的面色淡然中隐约透露出一股得意,平稳地说道“哦,关于此事,其实朕当初在灭了魏国以后,便让人去赵国传了些许谣言,说赵王无德,而李牧将军如此英勇又爱戴百姓,实在是当赵王的不二人选。”
靠着这种功高震主的谣言,齐王卸下了孟尝君的丞相之位、魏王宁愿信陵君十年客居他国……但不论有多少前车之鉴已经掉入陷阱里,嬴政相信赵王依旧会上当!
帝王的猜忌之心,没有人会比他更清楚。 上辈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牧都是秦国统一天下最大的拦路虎、绊脚石。
第一次,秦国武将桓齮率领大军攻打赵国的平阳、赤丽、宜安……最初高歌猛进、一路凯旋的非常顺利,直到李牧从雁门郡调转而来,在肥地玩了一把类似于“围魏救赵”的计策,从两翼的方向将秦军大破,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
秦国的第一次进攻就此失败,得意的赵国不知是不是为了恶心秦国,立刻封李牧为武安君,要知道上一个武安君可是秦国的白起,而桓齮因为惧怕惩罚而更名改姓为樊於期逃到燕国,又因为报给后来的荆轲刺秦送了一枚项上人头当礼物,就又是后话了。
第二次,也就是上一次攻打赵国失败后的第二年,不甘心的嬴政再一次派遣大军兵分两路攻打赵国,一直攻打到番吾的时候,李牧又一次以赵长城为据点,集中兵力攻破了所有的南路秦军,让秦军又一次铩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