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刷负秦始皇的好感度_作者:遗忘li(387)

2020-04-10 遗忘li

    作者有话要说:

    ——在上一章里面,嬴政与明夷争执的重点不是科举制,而是要不要提高庶民的识字率。

    嬴政的想法:庶民就应该安心种田的,种田打仗了打仗,不要有什么其他的治国或经商的念头,至于学会文字数学的,有秦国底层的小吏懂得就够了,庶民们不需要明白。

    明夷的想法:要提高识字率,促使秦国一些家境好有能力的人家去学室学习文字数学,慢慢进行扫盲。

    这才是矛盾的原因。

    至于科举制:因为识字率的不高 这个此时确实还不成熟,所以秦王的想法是,最开始要举孝廉和科举一起用。

    在大宇宙(作者)的观念:至于此时科举制有点推行过早,那就先小规模推行取士,但绝对不能荒废,等到一两百年后再用。

    因为历史上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也迫于压力允许了一部分土地买卖(黔首自实田),所以地主还是产生了。

    而地主再做大下去,就极有可能产生世家,没有人确定一两百年后是什么情况,所以如果现在不推行,等到将来识字率提高以后再推行,到时候后代的君王必然要面对世家的压力。    明夷想,如果自己现在正坐着喝水的话,那一定会呛着。

    左手边一个重生版的秦始皇,右手边一个少年版的汉高祖,这是什么样的孽缘?

    本来现在楚国还存在,她也就不必特意提这件事,免得适得其反,反倒让嬴政记恨上,等回头攻打楚国以后,再趁机求求情。

    没想到刘邦竟然不辞辛苦,千里迢迢送人头来了!

    秦王掩藏在袖中的手指骤然握紧。

    昏暗的夜色里,刘邦只能看得见秦王大概的五官轮廓,却看不清具体神色,只听见低哑的声音平静说道:“……刘邦。”

    这声音实在平静的异乎寻常,说是询问又有些不像。

    刘邦本能的感觉到有哪里不对,但这大好良机岂可错过,紧接着就双手抱拳,殷勤说道:“是,正是小人名讳,家父为楚国人,共生有四子,以伯仲邦交排名,我排行老三,因此名唤作刘邦,还有个小名叫刘季。”

    听刘邦自我介绍的这么详细,明夷不忍直视的闭上了眼睛。

    哪怕说个谐音字不同也好啊,这简直就是死亡介绍函,分分钟填了兵马俑的节奏!

    秦王将这两个字在口中反复咀嚼几遍,紧接着意味不明的一声低笑。

    就这么一个寻常至极的男子,却在几十年后带兵攻破了他的关中天险,将大秦帝国取而代之?

    这刘邦何德何能!

    “你之名讳,朕倒是听闻过。”嬴政平静说道。

    刘邦一瞬间又惊又喜,暗暗猜度着自己这无名小卒,什么时候竟有幸传入秦王耳中。

    莫非……他翻身而起、一跃冲天的时机来了?

    “是小人之幸。”刘邦灵敏的接话道。

    居高临下望了那刘邦数息,秦王漠然说道:“来人,将此人……”

    下一秒,斜下里横插出一只手,伸手挽住了秦王的黑色丝质衣袖,同时打断了嬴政下半句话。

    明夷笑盈盈的柔声说道:“陛下,你记不记得当初同我说过什么?”

    ——未做之事不足以问罪,暂且不会杀戮于他们。

    虽然猜的出嬴政当时说这话不过是骗人而已,但希望他还要点面子,不会光明正大毁诺。

    嬴政微微蹙眉,转头与她四目相对。

    明夷声音温柔,唇角微弯,笑意却未达眼底,丝毫没有退让之意。

    早知道刚才就应该找个理由支开明夷了……

    电光火石间,嬴政决定转换对策。

    黑袍青年率先垂下眼睫,同时安抚的在她手背上拍了拍,以示自己不会违背说过的话。

    再望向刘邦时,秦王已经换了一副口气说话,淡定地叫他站起来回话,并且询问起了他年方几何、可懂文字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