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夫人脸色一变。
有些话点到即止、过犹不及,接下来龙阳君没有再提信陵君归国的事。
平原君夫人看到龙阳君还带了个少女过来,笑着问道“这是哪家姝女?真是好容色。”
明夷只说自己是周朝覆灭后流落出来的王室之女,幸而受龙阳君帮助,然后笑着坐在了平原君夫人身边,附合着话题谈论些权贵间的八卦。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开始投壶游戏。
明夷目光在厅堂内环视一圈,然后将目光凝到了那边的秦国使者身上。
“秦国使者竟也敢来赵国。”明夷说道。
平原君夫人看了那边一眼,不以为意的撇撇嘴,低声说道“是为了迎接他们的长公子回秦。”
然后平原君夫人用嘲笑的口气讲了讲这个赵政母亲一介舞姬的低贱血统。
明夷同样嘲笑了几句,然后身体微微靠向平原君夫人,低声说道“长平之战真是打怕赵国,难道秦国要何物?赵国就必给?”
长平之战是赵国不可提的一根刺,平原君夫人脸色当场一变。
明夷却好像视若无睹的一般说道“若是我,为给秦国教训,即便允这位长公子回秦国,也要拖上几年,让秦国来使三催四请才是。” 平原君夫人凝视明夷几秒,说道“可是秦人势大,若是借此为由再生事端怎么办?”
明夷将一缕黑发挽在耳后,故作直白鲁莽的说道“暴秦向来无道,无事也要生非,难道没有理由,就不会兴兵起战?”
平阳君夫人听了后宛然一笑,心想这少女虽然想法浅薄,但也颇有几分道理,回头可以告诉无忌一声,给秦国找找麻烦也好。
若能看到秦国使者卑躬屈膝的三催四请,也是大快人心。
“不必再陪我说话了。”平原君夫人说着打了个哈欠,柔声说道“那边有少女在投壶,你且去同他们玩耍。”
明夷也没指望说几句话就能成功,因此微笑着告退,然后走到回廊下,看向对面露天的台阁中。
台阁中,一群衣着华丽、腰间佩玉的少年少女们正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有人手持羽箭,向前面的饕餮纹青铜壶中投箭玩耍,想必是赵国卿大夫和高官家的子女。
明夷没兴趣加入他们,独自一人站在长廊边上思考所知晓的消息,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铜柱扶手。
赵国的朝野之中,蔺相如早已病死,信平君廉颇则因为功高震主被闲置已久,而当今赵王年轻时意气风发,在长平之战中却被打击的一蹶不振,再也无心治国……
而在各国之人里,信陵君、龙阳君各有各的立场……
明夷手指敲打铜柱的越发急切,还有谁厌恶秦国人,愿意在此事中掺和一脚?
——有了。
突然明夷目光一凝,又想起了一个人,长期以来在北地代郡镇守胡人的大将军——李牧。
说做就做。
明夷走下长廊,向一个端着酒壶路过的仆役问道“不知今日宴席,大将军李牧可有参加?”
仆役恭敬的弯腰行礼,然后说道“有参加。”
“李牧将军二十年如一日的镇守代郡,抵御匈奴南下,我素来仰慕,想求一见,不知将军现在何处?”明夷说道。
仆役不疑有他,指着一旁的七丈高台说道“将军此刻正在露台上,只是正与诸位封君和公卿饮酒,姝女此刻怕是不宜过去,不若稍候等宴饮结束。”
少女漆黑幽静的眼睛看着高台,那里有隐隐约约的人影晃动,其中之一正是她的目标。
明夷唇角微微向上弯起一点,随口说道“多谢告知。”
仆役连忙弯腰,满脸谦卑的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明夷去了下露台时的必经之道上,然后站在一棵树下等待。
这一等待便是等待了两个时辰。
一直到宴会快要结束,李牧才在身旁一个士兵的搀扶下从露台上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