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光有人数还不够,朱友贞咬咬牙,放下心中一直以来的忌惮,启用了他爹当年打天下的两个老将贺瑰、谢彦章。
贺瑰昔日跟着朱温打天下时,被誉为朱温手下步兵第一,无数名将在遇到贺瑰步兵,尤其是战阵时,都折戟沉沙。
谢彦章是昔日朱温手下第一名将葛从周的养子,“山东一条葛,无事莫撩拨”说的就是葛从周。谢彦章身为其养子,尽得真传,而且谢彦章极擅长指挥骑兵,与善领兵的贺瑰有梁军“双绝”之称。
有了这两位名将统帅,梁军在黄河南岸的防御终于又撑起来了。
于是,在晋军踏着冰面越过黄河,两方共二十万就对上了,整个决战一触即发。
只是还没等两军打起来,梁军自己这边突然起了内杠。
贺瑰和谢彦章虽然被称为梁军双绝,一个步兵第一,一个骑兵第一,可两人关系并不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再加上骑兵天生看不起步兵,步兵也素来不鸟骑兵,贺瑰和谢彦章两人更是面和心不和。
所以自从两人领兵从汴州出来,一路上就大小摩擦不断,等到了黄河南岸,两人驻扎在一起,更是矛盾升级,结果等李存勖领大军来,两军还没开始对峙,就因意见不合闹了起来。
李存勖渡过黄河,在选择扎营时,贺瑰和谢彦章也领着大军刚到,正在选地方扎营,贺瑰看上一个地方,就对谢彦章说:“前边两边是山,中间是平地,易守难攻,又有水源,是扎营的好地方。”
结果贺瑰说完第二天,李存勖赶到,就在贺瑰说的地方扎了营。
贺瑰顿时怀疑是谢彦章走漏了风声。
两军扎营后,贺瑰是急脾气,就想趁着李存勖刚来,远来疲惫,一鼓作气打过去。
可谢彦章却不同意,表示晋军远道而来,行军疲惫,可咱们也是远道而来,同样也疲惫,应该先休整,再靠骑兵进攻。
两人因为作战理念不同矛盾再次升级。
恰在此时,军中有个偏将被谢彦章处罚,心怀不满,就向贺瑰举报谢彦章私通晋军,贺瑰本来就对谢彦章不满,又厌恶谢彦章和自己一起称为双绝,居然直接在一次帐中议事时,埋伏下了亲卫,直接取了谢彦章性命。
于是,梁军还没开始打仗,先因内杠折了一个统帅。
……
晋军中,晋王李存勖听到梁军还没开打,就先因内杠折了一个统帅,顿时大喜道:“还没开战,梁军将领就自相残杀,看来大梁离灭亡不远了。”
众晋军将领也纷纷恭喜李存勖,所有人仿佛都觉得:
这一战,晋军赢定了! 濮阳城
冯道站在粮仓门前,看着大大小小的马车依次将粮草送入粮仓, 眉头微皱。
旁边掌管押送的李将军见状, 忙开口:“巡官大人可是觉得卑职手下兄弟干活太慢,卑职这就去呵斥他们。”
李将军作势就要过去。
冯道伸手一拦, 微微摇头,“将军和一众兄弟费心费力押送粮草大半个月, 才从临清转运到濮阳, 已经很是辛苦了,濮阳这几日天气晴朗, 粮草早一日入库晚一日入库也不打紧,将军不必逼得太紧。”
李将军本来就没打算训斥自己手下的兵,不过是刚才看着冯道皱眉,以为冯道嫌慢,故意先说出来, 给冯道一个面子,如今听冯道这么说,自然不坚持,笑道:“还是巡官大人仁厚, 让这些兵蛋子偷偷懒。”同时又有些疑惑,“不知大人刚才因何皱眉,可是我等有何不妥, 大人不必顾虑,我老李是个粗人,大人直说就是了。”
李将军本名李存诚, 也是李克用的百名养子之一,只不过比起骁勇善战的李嗣源和智勇双全的李存审等名将,李存诚就暗淡多了,不过李存诚虽然领兵打仗不大在行,做事却十分谨慎稳妥,而且身为李克用养子,也勉强算是李家嫡系,这次大战也混了个押送粮草的差事,只是李存诚也知道,他一无才干,二无军功,这次凭着押送粮草的功劳也就勉强能升一级,所以除了仔细押送粮草,李存诚还决定和冯道拉拉关系,其实李存诚的官职要比冯道高不少,按理说没必要鸟冯道,可谁叫冯道掌管粮草,而且晋军中谁不知道,虽然支使院的支使是卢程,可真正说的算的却是巡官冯道,所以为了自己和自己手下的兵以后要粮草顺畅点,李存诚一路上没少捧冯道,如今一看冯道面有难色,李存诚当即来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