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国才是王道_作者:文理风(167)

2020-04-22 文理风

    张全义似有不忍,只说了一句,“刘帅,你要有什么还没安排的,就快点安排吧!”

    刘鄩笑了笑,“张老放心,都已安排妥当。”

    张全义闭上眼,对旁边宦官摆摆手。

    两个宦官上前,一掀开红布,一杯毒酒正在下面。

    刘鄩看着眼前这杯毒酒,顿了一下,才伸手端了起来,然后看向张全义:“老爷子,你我同朝为官一场,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就拜托你了!”

    张全义叹息,“放心,有我在,在这汴京没人敢动他们!”

    刘鄩放下心来,端着毒酒,一饮而尽。

    啪——

    刘鄩缓缓闭上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 花见羞后来改嫁李嗣源,李嗣源登基后,花见羞成了淑妃,真和李嗣源提了前夫两个儿子,李嗣源自觉自己身为后爹理应照顾,就给刘鄩两个儿子封了刺史,很是宠信,刘鄩两个儿子因此飞黄腾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没李从珂那样幸运,直接亲娘带着改嫁李嗣源,也可以像刘家儿子这样,有个小妈改嫁李嗣源,这样,也能当皇帝便宜儿子!)

    关于前文戴思远不也在营中死守不出么,晋王为什么拿他束手无策,不直接围他,或者攻入大营。

    这是打仗中一个现实问题,一个大军如果在营中死守,另一个大军要想把他围起来,最少得两到三倍的兵力,现在戴思远的大军最少有五万兵马,晋王要想围他,得十五万以上,而此时晋军兵马也不过才七八万,所以晋王只能想办法引他出来。

    那能不能直接带军杀入营中呢?古代设营时都挖有壕沟,置有荆棘,还有弓箭手,没有两倍以上的兵力,压根不要想强杀入军营,而且哪怕杀进去,也损失惨重,晋王想赢,但绝对不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河中丢了, 不仅朱友贞震怒, 天下也为之震动,河中在黄河以东,正好和晋王的地盘接壤,晋王得了河中,就意味着整个黄河以北都是晋王的了,再加上梁军对晋屡次用兵不利, 彼消此长, 一时间晋王名声更胜了!

    而随着晋王名声愈隆, 拥立晋王为帝, 得拥立之功的念头也在晋军军营中悄无声息的滋长。

    首先出手的,居然是刚刚归附的河中节度使、翼王朱友谦。

    这位从一个小兵,靠着给朱温当养子一路爬上节度使、王爷之位, 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拍马屁的功夫一流, 再加上他刚刚归附,想着怎么也得弄点功绩等以后晋王登基想着他, 所以对这事,最是积极。

    朱友谦立刻找人热情洋溢的写了一封推举李存勖为帝的奏章,派人送到魏州。

    李存勖因为戴思远一直不肯出战, 在河边粮草消耗太大, 已经撤兵回了魏州。(魏州是魏博的府城)

    李存勖接到朱友谦的信, 不置可否,并没有吭声。

    见外来的和尚如此会念经了,晋军本土将军也兴奋起来, 很快,魏州刺史来报,魏州一位和尚,献上一块玉玺。

    这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子孙宝之”!

    这玉玺虽然不是传国玉玺,可却是昔日唐太宗所刻,如今出世,岂不是祥瑞,说明大唐国运最终归晋!

    霎那间,整个魏州都轰动了。

    所有人都在议论,魏州是不是又要出位天子了?

    而军中将领,也开始学着朱友谦一样,纷纷上表,想要拥立李存勖为帝。

    ……

    魏州 晋王府 正院

    张宪抱着一摞书信,从外面走来,冯道正好从里面出来,停住脚步。

    张宪把手中的书信递给冯道,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里面,又指了指自己嘴。

    冯道接过,轻轻摇头。

    张宪会意,直接离开了。

    冯道抱着书信,重新回到院里。

    抱着书信直接进入屋里,冯道就看见主位上李存勖正拿着个玉玺,对着光眯着眼看。

    冯道也没出声,直接走到旁边自己位子上坐下,开始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