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不是说写信给孙县令解释了么,郎君何必多想。快进屋吧,外面太冷了,小心着了风寒。”
“幸亏亲家公深明大义,”冯父摇摇头,和丽娘一起进去。
孙家
孙家吃完热热闹闹的团圆饭,一家人就坐在花厅守起岁来。
孙茹打了个哈欠,走到旁边暖炕坐下,斜倚着枕头,看着几个小侄子小外甥在那玩投壶。
孙县令走过来,看着女儿,笑着说:“要不是冯道那小子去了平州,我闺女今年就没法在家过年了,那小子倒算做了一件好事。”
“是幽州,”孙茹纠正道。
孙县令顿时笑了。
“这媳妇还没娶进门,就请岳父骗亲爹,也是天下奇闻!”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奉上,晚安!
历史上冯道是真会种地,而且是亲自种,甚至有次丁忧在家,他看到村里有户人家因为缺劳力而只能使地荒废,他就半夜扛着农具偷偷帮人家把地种了,后来那家人才打听到居然是冯道给种的,亲自上门道谢,他却觉得没什么,嗯,他那时已经是后唐的内相。
感谢评论和收藏的亲们~
感谢 闲看秋风、爱吃空心菜x50、季风x10、陆十二娘x2、岐青为贵x9、浅影x45、我神马也不知道x50、木梦叶x10、无心所依x20、半生浮夸x16、米蟲x14、橙皮的营养液!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天佑三年 夏
平州城外,麦浪滚滚。
经过冯道带人大半年的打理,再加上老天赏脸,从开春以来风调雨顺,冯道终于等来了自己第一茬庄稼的大丰收。
这日,冯道拖着刘守光上了平州城的城墙。
“冯道你干什么,本公子正要和行钦小喜去狩猎呢!”刘守光极为不情愿的说。
冯道放开刘守光,行了一礼,“是道不是,打扰了公子雅兴,不过,今日道有一件东西想要献给公子。”
“什么东西?”刘守光不在意的问道。
冯道转过身,看着下面的麦海,“臣想把这片麦地今年所打的所有新麦献给公子。”
刘守光低头看了一眼下面的麦田,冯道兴致勃勃的带着犯人种地他是知道的,虽然听说种的不少,不过刘守光作为一个节度使公子,还不至于贪这点粮食,所以刘守光随意摆摆手,“既然是你种出来的,你留着就好了。”
说完,刘守光就要下城墙,接着去打猎。
“如果这是五十万斤粮食呢?”冯道不紧不慢的说了一句。
刘守光刚迈出的脚顿住,转头不敢置信的看着冯道,“你说多少?”
“五十万斤,只多不少。”
刘守光蹭的一下窜回来,看着冯道,“五十万斤?”
冯道指着下面的麦田,“当初一个壮丁大约开了六亩荒地,九百人,就是五千多亩,这一亩麦子可产粮一百到二百斤,今年风调雨顺,哪怕按最低的一百斤算,也有五十万斤,不仅如今,今年春里臣还带人又每人开了十亩,种大豆,大豆虽然不如麦子产的高,可一亩产个几十斤也不成问题,等到秋收时,还有几十万斤大豆。”
刘守光顿时呼吸急促起来,这些东西要是放到以前,他肯定不稀罕,毕竟也就是打一场仗的粮草,可如今……刘守光热切的看着冯道。
冯道淡然一笑,对着刘守光拱手道:“臣愿以此物,助公子回幽州!”
刘守光大喜,一把扯住冯道,“本公子若能回幽州,定然不忘今日之情。”
冯道看着刘守光,“只是只有粮食,还远远不够,剩下的,臣不擅长,就拜托公子了。”
“这个你放心,剩下的就交给本公子了。”刘守光看着下面的麦子,眼中闪过一丝野心。
冯道带着人用了大半月,才把所有的麦子收完,并且登记入库,然后把库房的钥匙给了刘守光,打算看看他家公子到底要怎么用这些粮食。
刘守光这半个月也没闲着,自从知道自己将有这么多粮食东山再起后,一改往日颓废,和元行钦李小喜两人关在屋里,考虑怎么将这批粮食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