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国才是王道_作者:文理风(37)

2020-04-22 文理风

    朱温见刘守文哭的凄惨,又想起当日劝他投降他哭着说“今日降公,明日何颜见父”,再一对比丁会,顿时对刘守文起了好感,居然真留了一些粮食给他放在城外。

    刘守文大喜,等朱温撤走后,忙让人取了分给城中百姓,这才让沧州百姓没全被饿死。

    朱温撤军走到魏州,想到来时风光,和此时的失意,想到他今年已经五十五,只怕再没机会一统天下,越想越气,越想越难受,居然一下气的病倒了,只能在魏州停下养病。

    朱温这一在魏州养病,可吓坏了魏博节度使罗绍威。

    他倒不是担心亲家生病他担责,而是实在担心朱温在这赖着不走。

    罗绍威已经被朱温吃穷了。

    朱温自从带十万大军来了后,就打着帮罗绍威平沧州的名头要钱要粮,罗绍威势弱,自然不得不给,所以朱温的十万大军的粮草几乎是罗绍威全部承担。

    这半年来,为了供应朱温的大军,罗绍威祖上几代积蓄都已经全被掏空,罗绍威甚至懊恼的对亲信说:“合六洲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

    铸成大错的罗绍威,自然不能让朱温再在魏州住下去。

    但罗绍威也不敢撵朱温,于是心生一计,决定祸水东引,开始鼓吹朱温称帝。

    在罗绍威的拼命鼓吹下,本来打算等自己定了天下再称帝的朱温,觉得用称帝这个办法抵消此次的出师不利也不错。而此时他的身子也慢慢好起来,于是朱温终于决定回去称帝。

    罗绍威知道朱温打算走后,忙送了朱温一笔称帝贺礼,然后欢天喜地送走了朱温和他的十万大军。

    得知朱温终于走了,刘守文也放心了,刘仁恭更放心了,和儿子见了一面,勉励了刘守文几句,刘仁恭就将那凑起来的二十万大军解散,然后回大安山,接着玩自己爱妾去了。

    平州城内

    冯道一边把今年所有的收入登记造账,一边思考着平州的规划问题。

    如今平州城里不仅有犯人、有俘虏、有男、有女、有粮食、有羊、有马,还有开垦的大片土地……诸事烦杂,如果这么放任下去,只怕会混乱起来。

    冯道想了想,打算给平州城立个规矩。

    冯道先把所有土地统计出来,打算按人口分给这些人,然后把这些人按五户编成一排,二十排编成一里,每一里,也就是百户,选一能干的人为里长,然后让他收税,这样以后就不用他带着人种地了,这些人想种什么种什么,只要按一定份额交税就行了。

    既然要交税,那就需要粮官,冯道决定亲自去看看,选个精于账目又清正廉洁的人来担任。

    不过这里都是犯人,只怕这样的人才很难找,不过冯道不在意,他可以找品行好的自己教啊!

    既然分田了,那各自生产,只怕就无法避免纠纷,冯道决定再找个性子正直的人,把他培养成管狱讼的官。

    有了田地,又有了自由,这些人肯定还会成亲生子,冯道想了想,又添了一个管户籍的官。

    成了亲生了孩子,若是生活富裕,只怕会想让孩子读点书,冯道想了想,干脆建个孔庙,看看犯人中以前谁家道中落,读过书,让他来做夫子好了。

    ………

    刘雁郎惊奇的发现,一个冬天过去,他的平州城居然从军营变成真正的城了,城中有衙门、有百姓、有集市、有孔庙,虽然人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他的将军府,居然也多了一个名,刺史府,只不过刺史不是他,而是冯道。

    虽然这些名头都没任书,可是刘雁郎还是想说一句。

    乖乖,二十五岁任一州刺史,年轻人,厉害啊!    将军府/刺史府后院

    刘雁郎从外面端了个火炉,又拿了一个铜壶,然后宝贝的从卧房拿了一个盒子,就大刀阔马坐在堂屋烧起茶。

    “咦,好香的茶!”冯道从外面走进来,轻轻嗅了嗅,顿时赞道。

    “你这家伙倒是鼻子灵,我刚开始煮,你就来了。”刘雁郎看着掐着点回来的冯道,哭笑不得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