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姑回想了下沈琼睡前的反应,迟疑着点了点头。
沈琼睡得很沉,并没察觉到床榻旁多了个人,汤圆吃饱喝足在她手边趴着,懒懒地睁眼看了看裴明彻,换了个姿势继续打盹。
裴明彻就这么一直在旁边陪着,他很喜欢看沈琼的睡颜,怎么都不觉着厌倦。
沈琼这一觉从暮色四合睡到夜色渐浓,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见着了守在一旁的人。
内室并未点蜡,外边的昏黄灯光透过屏风来,影影绰绰地勾勒出个模糊的轮廓来,但她仍旧一眼就认出这是裴明彻,甚至能感受到他那如有实质的温柔目光。
“你,”沈琼的声音喑哑,低声道,“还没走?”
裴明彻应了声,起身给她倒了茶来。
沈琼坐起身来,捧着那杯盏一点点喝着,半晌之后将那茶水喝完,这才看向裴明彻,开门见山道:“回去吧。这亲事我先前既应了,便不会反悔。”
裴明彻虽得了这么一句,但却并未因此就得以松口气,仍旧惴惴不安。归根结底,他想知晓的并不是这亲事是否还作数,而是沈琼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
但沈琼却并没那个心思同他掰扯,她仍旧觉着困倦,等到将人给赶走后,便又抱着汤圆沉沉地睡了过去。
云姑替她盖好了薄被放下床帐,吹熄了房中的烛火,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沈琼这一觉睡了许久, 云姑也没有来打扰, 还是被汤圆给叫醒的。
天光大亮,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沈琼捏着汤圆的爪子发了会儿愣, 才算是将昨日之事彻底想起来, 掩唇打了个哈欠,起身梳洗。
云姑虽不知道他二人昨天都讲了些什么, 但看后来的反应,心中也算是多少有数, 今日见沈琼心情不算坏, 便又试探着提了搬家的事宜。
沈琼喝完了粥,放下汤匙,总算是点了头:“那就搬吧。”
云姑从她这里得了准话来,这才松了口气, 先是吩咐了全安准备马车, 又与桃酥一道收拾物什去了。
沈琼抱着汤圆在一旁同江云晴闲聊,因着走失的缘故, 汤圆比先前还要更粘人一些, 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在沈琼旁边。
“其实倒也不用这么仔细, ”沈琼同认真清点的桃酥道, “反正两处离得也不算远, 哪怕真落下什么东西,再过来拿也是一样的。”
“话虽这么说没错……”桃酥翻出个匣子来,顿了下,“这是什么?我竟不记得姑娘何时得的。”
沈琼走近些瞥了眼, 竟也没什么印象:“打开来看看好了。”
“这个啊,是去年姑娘生辰之时,华太医送来的贺礼。”云姑的记性是极好的,只看一眼便能认出,“没记错的话,里边是根桃花簪子。那时姑娘眼疾未愈尚在病中,也没什么梳妆打扮的心思,这贺礼收起来后便再没碰过了。”
她这边说着,桃酥已经打开了匣子,果不其然,是根雕成桃花形的檀木簪子,做工精细,枝叶栩栩如生。
桃酥捧着匣子给沈琼看了眼,正欲收起来,却忽而被拦住了。
“容我再看看。”沈琼将汤圆放在了一旁,探手将那簪子拿了过来,细细地打量着。
沈琼尚未想起自己来京城后的事情,自然也记不得当初从华清年那里得了这生辰礼之时,有没有看出什么端倪来。但如今她以指尖描摹着这桃花簪,却只觉着熟悉。
江云晴见她对着这簪子发愣,好奇道:“可是有什么不对?”
“若我没猜错,这应当是裴明彻亲手刻的,只是他那时不敢露面,只好假借华太医之手送到了我这里来罢了。”沈琼来回打量着这桃花簪,同江云晴解释道,“当年在锦城之时我见过他的手艺,虽不能笃定,但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再者,若只是依着华清年自己的意思来送生辰礼,想来是不会挑这么个发簪的。
江云晴感慨道:“倒也是用心良苦。”
沈琼把玩着这发簪,脑海中想起今年过生辰之时的情形。
她那时尚未恢复记忆,与裴明彻正是情浓。乐央长公主为她举办了一场生辰宴,她端坐在那里会见过了各路宾客,午后就随着裴明彻一道溜了出去,到郊外去跑马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