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握拳咳嗽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夜里多有不便,你就与我们一同罢。”
晋王脸色一冷,嘴巴一张,却到底没有出声。
刘明远朝前头瞟了瞟:“那儿又是怎么了,我怎么好像瞅见了郑侍郎?”
紫扇一笑道:“大人的眼睛真尖,的确是郑大公子。”
其实眼下,想不看到他也难,只因那郑戚已经给人吓得两腿发软、跌坐在地了。
刘明远原本还想笑话郑戚几句,定睛一看,神情便是一凝:“王六,你看,那两个西胡人好像是……”
王彦冲他一点头:“你过去看看,别让场面弄得太难看了。”如此,刘明远就往那酒楼门口走去,扬起手将那些围观之人纷纷喝退。
晋王也跟着看过去,拧起了眉头道:“是西胡的那个小公主?”
王彦:“正是。”
“她旁边的那个又是谁?”
王彦:“那是西胡左丞家的幼子杜古砚,如今是喜腊公主的随身护卫。”
“公主年纪小不懂事,这个护卫竟也由着她的性子来,真是不成体统。”晋王道。
王彦眉头轻挑,没有言语。
语嫣此时方认真打量他一回,眼下他穿着月白色长袍,腰间佩着那块她熟悉的鹤纹玉佩,通身素净简朴,更衬得其人如玉、温润端方。
察觉到语嫣的目光,王彦转眸望向她,脸上淡淡的没什么不寻常,却忽然冲她眨了眨眼。
那一下极快,转瞬即逝,看得她一呆。
再看时,这人已经又转过头去和晋王说话了。
语嫣哭笑不得,又有丝丝甜意涌入心田,只恼他怎么还是跟过去一样“老不正经”。
“殿下,时辰不早,就不打扰您游玩了,下官带语嫣先回去了。”王彦说这话时,语气稀松平常,一脸的天经地义。
晋王却感到心底给刺了一下,那根刺扎在心口,有数寸之深,叫他恨不能抡起大刀立时铲平。
他强压下内心的汹涌,只点了点头,就不再看这二人。
语嫣便向晋王行礼告辞,随王彦朝那青石河上的小石桥走去。走出几步路,语嫣仰头不知对王彦说了什么,引得他一笑,又举手在她额头上一弹。
她捂着额头,气恼地瞪他,王彦却笑着往前走去了。
紫扇和三儿在后面跟着,才走出一步路,三儿就感到背后一冷,竟有一丝杀气从后涌现,直刺背脊。
她倏地回头,看到晋王死死盯着前面王彦、语嫣二人并行的身影,那双鹰目黑沉诡谲,如有暴风雨酝酿。 小石桥下,有一个卖灯笼的小摊。语嫣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王彦便道:“想要?”
她点点头,王彦一笑:“那去看看。”
两人上前一些,王彦脚步顿住,只站在她身后,望着她躬身挑灯笼。
卖灯笼的是一个老人家,架子上挂着的灯笼,图样材料不比庆隆斋那些专门做灯笼的作坊精细,却别有趣味,有耷拉着耳朵的玉兔,拿脚掌挠脸的猫儿,或是仰着脖子的老虎,个个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语嫣见哪一个都十分可爱,举着灯笼左挑右看,目不暇接。
此时,她望见左下有个六面灯笼,灯纸上蹲着一只小白羊,圆圆的角,胖嘟嘟的身子,憨厚呆然。她眼睛一亮,伸手就要去拿,还未碰及灯笼,却另有一只手早她一步取了下来:“老板,这个灯笼多少钱?”
语嫣一愣,仰起头看向来人。
眼前人是个挺秀瘦长的年轻公子,身穿深蓝色缎袍,衣着富贵。她接着灯光看清他的面目,整个人呆住:“表哥……”
年轻公子看过来,见白黄光晕中立了一个玉雪冰雕似的小公子,略一怔愣,然而那眉眼却是说不出的熟悉,分明是……
陈瓒的眼睛骤然瞪大了,尚有几分犹疑道:“语嫣?”
语嫣忙点头:“表哥怎么……会在京城?”
陈瓒有些恍然:“我、我来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