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然遭遇威胁,卫三止升起的防备土崩瓦解,莫名感到有些说不出的委屈。
他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弄清了真相,又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做出了决定,居然转眼间就被别人一棍子戳破。
坐在最前方的高倚正没有回头,似乎根本没有听见后面的谈话。
卫三止张了张嘴,一时间无法立刻决定究竟拿出哪些信息。
擂台上,金玉堂的独臂护法胜出,挑战红榜第一百零九,耿家二小姐耿琉璃。
台下,耿琉璃徐徐站起,姿态端庄,步伐缓慢地走上擂台。
岑饮乐的目光抛回擂台,嘴角仍旧挂着笑,仿佛漫不经心:“没想好?那我来替你说,看看有哪些不对的,你来纠正我。”
这话要从数十年前名震江湖的《牵丝诀》说起。
幽州宁家是中原名门,宁淮一脉乃是宁家旁支,虽然祖祖辈辈都以入仕为正途,只不过宁淮自小醉心武学,不听长辈训诫,少年起便闯荡江湖,且闯出了不小的名堂,这其中最令整个江湖记住的,一是他一手独创的《牵丝诀》,另一是他杀人夺妻之过。
据宁淮所言,《牵丝诀》的灵感来源于他在青楼喝花酒时,见那些多才多艺的姑娘们飞针走线,手法花哨多变,快而无声,宁淮当时心想,若是此物用来杀人,若成,必将是绝顶的夺命之技。
他成功了。
《牵丝诀》所用金针,乃是宁淮找专人打造,材质十分柔软,可受操控人真气变化而改变形态,甚至可在进入目标身体后转弯。《牵丝诀》问世后,无数人欲投奔宁淮门下求学,但宁淮其人并不是为了收徒或是扬名之类的无聊事创造这套绝世武功的。
当年认识宁淮的人都说,宁淮看上去是一个相当好相处的人,能言擅交际,且不斤斤计较,唯独好杀。
宁淮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夺人性命,比如在自己与人争执时,切了帮自己讲了两句道理的路人的脖子,只因为觉得那人啰嗦,比如路见不平时,将那随手调戏了良家女子的浪汉一掌拍死。他并非出于愤怒,也并没有嗜杀的毛病——他只是没把人命当人命。
宁淮一辈子杀了无数人,其中有亲友交口称赞的善类,也有臭名昭著的恶人,他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杀人就像随脚踢开路上的小石子一样,是他的家常便饭。因此《牵丝诀》问世之时,有人问他为何选金针作为武器,他的回答就两个字——方便。
确实很方便。
这样的宁淮,在年过而立时遇见了令自己一见倾心的女子,可那女子是有夫家的。宁淮想都没想,直接去将那女子的丈夫杀了,将女子据为己有。
那女子初见宁淮时觉得志趣相投,但发生了这样的事也是始料未及,她开始害怕厌恶宁淮,又憎恨害死了丈夫的自己。但她那时腹中已有宁淮的骨肉,即便生无可恋,却还是坚持将孩子生了下来,取名宁弗,而小宁弗尚未足月,她便因精神失常,投河溺死。
宁淮钟情于那女子,这件事令他受到很大打击,从那以后便再不杀人,荒废武学,整日酩酊大醉。他就这样潦倒地独自将女儿抚养长大。在女儿七岁那年,旧日的仇家结伴找上门来,宁淮只来得及将《牵丝诀》和女儿一并绑在一匹快马上送走,孤身面向寻仇之人。
据说那日寻仇的有三十余众,宁淮杀了二十七个,最终力尽不支,被人砍下头颅和四肢,扔到了河里。
当时已经嫁给益州刺史的宁淮亲妹妹宁滢知道了这件事,花重金寻找侄女的下落,却在多年后才有了结果,那时的宁弗已经改名换姓,在淮南道一家没什么名气的青楼里做了花魁,肚子里还怀了孩子。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宁弗不肯接受姑姑的好意随她去益州过安稳日子,但在数月之后,已经年近五十的宁滢忽然接到了一封来自宁弗的求救信。
那封信上语焉不详,宁滢立刻派人前往淮南,却只找到了宁弗的尸体,而那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则不知所踪。
这个故事里,宁滢是岑饮乐和三思的外祖母,那个不知所踪的孩子,就是卫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