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皇子都在宫外有自己的府邸。也都住在了外面,唯有……大皇子姬玉韬还住在宫中。
掌柜唤他为陶大夫。陶, 与韬同音……他之身份, 呼之欲出。
就她目前打听到的消息中, 大皇子在台面上没什么存在感;倒是三皇子、五皇子斗得风生水起;四皇子名声与形象很好, 是个散漫的主无心皇权争斗,常在外纵情于山水之间。
但从他一路刺杀九君恒的布局心思看来可不像个散漫的主……
师尊曾经说过,他常活跃于武林,应在武林中有培植势力。
九君恒入京之后一定会找她。
在此之前……
她要么取回关素素的身份, 要么找一个身份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与九君恒旗鼓相当的人。至于这个人, 她心中已有方向;除此之外, 也该加快速度了, 推动京城的局势,尽快达成师尊所希望的局面。
另一面。
那位陶大夫自进入皇宫之后。
原本温和而平易近人的神态便在无形中产生了细微变化。虽然他看起来仍旧温和,气质却又有些不一样了。
一路径直而行。
对两旁见他便跪的侍卫、宫人视而不见。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宫殿,步入之后,便觉异常,平日往来于寝宫里的宫人。
今日却一个人影也未见……他心中微疑,却也似隐隐猜测到了什么,脸色有了一些变化。步伐也似变得沉了一些。
夜色浸染屋檐下。
寂静而跪满宫女太监的大殿上。氛围已然压抑到了极致,坐在座位上的皇后,嘴角法令纹紧绷着,浑身上下散发着冰冷严肃的气息。
很凶,也很骇人。
低头侍立在两侧的宫女太监大气也不敢出。
只有一个在轻轻打扇子的小宫女,手下带出阵阵轻微的风声。在寂静中更显突兀,小宫女脸色发白,手酸得快要抽筋了,动作也不敢露出分毫异样……
连往常最有脸面的嬷嬷都不敢出声惊扰。被瓷片弹伤而额头流血的那位宫女,血虽已凝,发丝却跟衣袖粘在一起。
直到……
一名身材高大斯文、衣着朴实无华的清俊公子慢慢出现在大殿上。五官略显深邃,棱角分明,情绪内敛着,脸上没有笑容。
他目光扫过跪了一地的太监宫女,衣袖下的手紧了紧。
“儿臣见过母后。”
皇后冷冷看着他,“去了那里?”语气很严厉,蕴含着怒意,丝毫不顾忌有在场的宫人。
“儿臣去了宫外。”
“去做什么?”
他似顿了一下,“宫里太闷了,出去走走。”回答时,微微垂眸,并不与皇后对视。他已留意到跪在旁边那名额头受伤的宫女,血虽已止,却浸湿了一片衣袖沾着发丝。
皇后言语含怒,“你这样一天天往宫外跑,成何体统!贵为皇子,就该有皇子的样子……”
“是,儿臣知晓了。”
大皇子缓了口气后,微微让自己声音听起来很平常的问:“不知母后,为何要罚这些宫人?”
“他们有罪,自当该罚!”
他闻言沉默了一下。心底里隐忍着情绪,但深知皇后的性情,不能直接开口求情,“母后来寻儿臣,应有要事,不如让他们先退下吧”
皇后最见不得大皇子替这些宫人求情。冷冷扫了一遍那些匍匐在地的太监宫女,“都退下罢,自行去慎行司领二十杖,以敬效尤!”
“儿臣有错,不该离宫,请母后放过他们……何必因儿臣的过错,迁怒于他们?”
皇后阴沉着脸听而不闻。在大殿上的宫人都退下,强抑的怒火才总算发作出来:
“够了!你是皇子,高高在上的大皇子!你怎能为那些下贱的宫人求情?你怎能为了那些下贱的宫人顶撞你的母后?别说母后杖责他们,就算母后杖毙他们,你也不该有丝毫动容!你该稳重,你该沉着,你该有皇子应有的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