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一样,毕竟是入宫,在那些九黎贵女、娘娘们面前可不能落了下层。你呀,模样生得漂亮,气质又好,要最好的衣裳才配得上你。但又不能过于花哨,又需得你合心意才行。所以,怎么你也得为自己选一套。”
“母亲说的得。”
关知微目光扫过那些质地华丽的绸缎,或雪白、或淡白、或银月……虽显眼却不花哨,便微笑着遂了蒋氏的意挑了几个颜色。
“就这几样吧,其它的,由母亲作主便可;母亲也知道,我对物什这些一向不怎么讲究,穿在身上合宜舒服就可以了。”
“好好好、”蒋氏对女儿的话一向很听从的。一边让下人将那几个颜色拿出来,一边与女儿叨念起清州的事情。
陛下寿辰将至多要些银子本无可厚非,可清州来的书信,却有暗指她乱要钱之嫌,本来想让老的出面回一下信,可老不死的却半点不肯沾这些事。
…… 蒋氏将清州两房怨念了一遍, 顺带将老太太也捎带进去, 虽然不是很明显, 但就有那种能听出的埋怨之意。
关知微神色柔和的听着。那怕她没耐心听蒋氏唠叨这些琐碎的事情。也直到蒋氏说完了后,才轻轻柔柔的说了句, “兴许……大伯父、三叔父遇上了什么难处吧?不然,他们理应不会如此纠结于银子的事,就像往些年,只要一句话, 从不过问原因;依女儿所见,日后府中吃穿用度,就稍节俭一点。”
老太太一听到日后府中吃穿用度要节俭, 顿时坐不住了,“这怎么能行?堂堂尚书府吃穿用度都要节俭,传出去像什么话?”
蒋氏:“那能怎么办?府上没钱了, 他们管着铺子, 又不愿意给钱, 难不成把铺子要回来?”要不是因为要回来了没人打理, 她早都要要回来了,那些铺子,可是二房的!
老太太听得也很不高兴。
不高兴蒋氏不会持家;不高兴清州那两房明知她在京城养老的情况下还在银子的事情上计较。
“行了,回头我让人写一封信回去说说!”
如此。
此事才算休。
蒋氏嘴角微勾, 心中倒是舒坦不少。瞧着女儿越发喜欢, 见女儿眉眼轻拢, 不由得关切问了一句, “怎么了?”
“女儿来时,听下人说,二妹妹又出去了;这样下去,恐有损尚书府清誉……还请老夫人与母亲早些拿主意才好。”
老太太脸色不霁,“她又抛头露面出府做什么?”
蒋氏嗤之以鼻,“还能做什么?见五皇子呗,有个五皇子做靠山,就不将尚书府放眼里了!”又是遇到山贼又是被男人送回来清白名声早没了。要不是对方是五皇子,她早将这个碍眼的整治了!
老太太听到‘五皇子’几个字又有些想法,“五皇子深得陛下喜欢,若是她有那个本事,也是她的福分,也不枉关家生养她一场……”虽然已经有个知微了,但多一个能与皇家搭上关系的,自是更好。
“知微也是这样想的。二妹妹即与五皇子有了关系,为免夜长梦多,让外人说三道四,尽早将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关知微顿了顿,又道:“女儿家的名声最为重要,五皇子若肯娶便罢;若是不肯娶……就该不再招惹二妹妹。”
“知微说得对,”蒋氏也道:“要是不娶,就不要再插手关家如何管教女儿。”
老太太听得很心热,心里已开始盘算,“好,好,等老|二下朝来,我便与他讲讲这事,让他找机会与陛下提一提……”
如此。
便又算一件事情了。
关知微坐在那里,淡淡在心底想着。她对这个二妹没什么感情,本来,回来就回来了,只要不影响到她就无所谓。
实不该在她推行女子礼仪守节的情况下,屡屡犯禁,会使她之言行降低信誉。
只是……
那天那跟在黎九莎身边的人令她在意。当日未能问出名字,之后也未能调查出结果,此人……应是才出现在京城。
……
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