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大顺风俗,出嫁当日,仆从去请新娘亲眷之时,需手中提一盏红灯笼,意为红火喜庆之意。
“澜儿,快些去将我准备的东西拿来。”穆莞尔也瞧见了,立时迫不及待道。
赵澜应是,立刻冲到赵斐房间,早将桌子上准备的一件穆莞尔亲自裁剪的衣物还有鞋子捧在手中拿出。这些衣物鞋子上,另外放着了一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小包裹,里面却是两三样南赵独有的喜糕。
前些日子,赵澜外出买了一应物品之后,穆莞尔亲手准备的。
在南赵,女子出嫁,若是有兄有弟,便让兄或弟一路捧着,待女子上轿,才递于女子。若是无兄无弟,也可由父母手捧。若二者皆无,也可有身旁亲眷手捧。若是这些都没有,那就要议论这女子是个可怜人了。
待赵澜捧出衣物,穆莞尔眼眶便泛了几分红意。
原先在南赵,她也在思索赵玉的婚事了,已经着人为赵玉挑选了不少南赵青年,也早早命丝纺的人在为赵玉织一件最华贵美丽的出嫁喜衣。
可惜,这些尽数没了。
赵澜同赵斐二人劝慰了穆莞尔几声,这功夫,许典那儿的仆人尽数到了,弘昌馆忽的热闹了起来。
黄昏。
许府许久未曾如此热闹了,门外尽数都是马车、仆从,门口早有管事的连声唱名,很是喜悦。
许典早年丧父,母亲在一次贩卖编织草鞋之时被一县令之子打死。许典一怒之下,杀死对方一家十六口,之后逃窜山林。后来是见大顺变法,公然不计出身选举人才,许典自认孔武有力,这才举石狮而投。
算来,许典父母皆亡,加之亲眷疏离,之前发妻气郁而终,无有子嗣。是以他虽是官至驷车长,已经是大顺的三等爵,每月俸禄加之虚封之地的各项税收已经叫整个许府的库房堆满了钱财,可他却也无用武之地。
每日日复一日的保持着忠诚,不与同僚结交自己也不曾有别的爱好,日子过的十分简单清淡。
之前也有人想着让许典纳一房妻妾,可他尽数拒绝了。
这一次,是上皇下旨意。
不管愿意不愿意,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忠臣者,他都不会拒绝,也不能拒绝。
当然,许典的这种做法也让周显很满意。本来,对于一个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又不娶妻生子也没父母的臣子,君王其实都不会很喜欢他的,因为这样的臣子没有把柄,他真的决定要做一些事情毫无顾忌,所以周显绝对不会对这样的臣子委以真正的重任。
但许典是个例外。
他从来投效的那一天起,一步步向高高在上的圣皇证明了他的忠诚。
昏喜宴会开始了,赵澜三人被请上桌。
这是第一次赵澜这么仔细的打量许典,他是个极其身材魁梧的人,一头浓密厚硬的头发挽成发髻,只是今天的发冠贵重一些。红色的喜袍明明很宽大,穿在他身上倒是有些紧实了。
大约是感受到赵澜的打量,许典一下低头,视线跟赵澜撞上。
许典的容貌是周正中带着几分凶恶,浓密粗壮的眉毛,锐利的眼中像是时刻带着几分煞气。一瞬间,赵澜首先有些慌张的撇开了眼神。
对方是一个百战的将军,见过了数场战争的凶险,那种气势不是赵澜可以比拟的。
赵澜端酒樽喝了酒,又连连倒了好几杯,直到喝完了一壶。
“澜儿?”穆莞尔发现了赵澜的不对劲。
赵澜不知是被酒气熏的,还是心情所致,眼中、鼻尖都泛了些红意。他摇摇晃晃从自己的位置上起身。
有人将目光投掷过来了几分。
夜间的风有些凉了,到也吹的赵澜清醒了些。他深吸了几口气,又在原地仔细理了理自己的衣物,待瞧着整齐了,这才才十分稳重的朝许典走去。
近了,赵澜双手交叠与胸前,而后伏腰平推而出,朝着许典庄重行礼。
许典先是有些不解,却在赵澜行第二次礼之时扶住了他,“这是何故?”这是许典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同赵澜说话,虽他二人见过,之前却也只限于点头之交。
赵澜面有凄楚,“不日起,我同爹娘即将返回南赵,日后怕是不能再回于此地了。今日同姊姊一别,日后若再能相见,便是得天之幸。
自小,我顽皮些也不学好,姊姊比我聪慧,却时常护着我替我挨罚,我同她一母同胞,感情深厚。
今日姊姊嫁与你,于我等而言,如今却是高攀。我别无它求,只求大人日后好生待我姊姊。若有一日我姊姊年老色衰,或大人另有所爱,也请莫要为难我姊姊,给她一方小院,叫她平静度日即可,还请万万不要为难于她,我在此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