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贾家二房日后能保存下来,也是全靠这个远嫁番邦的郡主了吧。
探春的郡主身份让荣府的下人在外头挺胸抬头了好长一段时间,荣府一时又成了京中焦点,众人拥捧。
初秋的天气,黛玉平安诞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姑娘,去了皱巴巴的样子,就生的粉雕玉琢的极为可爱。
王夫人纵然失望不是个孙儿,念着先开花后结果,也算欢喜。何况那小丫头天生一副笑模样,无论谁抱都“咯咯”地笑,王夫人见了两面就喜爱极了,从此将什么孙儿孙女的事给抛到脑后。
贾母就不必说了,宝玉、黛玉那都是她的心头肉,对这个小丫头那更是疼爱到了心坎儿上,早早放出话来,等她百年之后,她的私房得有这名唤“芷欢”的小丫头一份。
于是一个年就过得喜滋滋的,转年开春儿,二月会试,贾兰下了场,红榜三十一,无惊无险。
因试前染了一场风寒,贾兰的发挥不算极好,这个名次也是意料之中的。庄澈安对此颇为无奈,不过回头同样的考题,让贾兰再写了一篇赋论,庄澈安细细看来就极为欢喜了,只道:“若殿试发挥不差的话,二甲可于前列。”
贾母和王夫人、贾政都欢喜极了,认为这一年里是喜事连连,好生嘉奖了贾兰一番。听由仪说要带着贾兰出去上香、踏青也散心,便欣然应允了,派了车架护卫送娘俩儿去京郊文昌寺去。
四月殿试,位列二甲第七。
庄澈安命贾兰默了文章给他看,最后沉吟良久,长叹一声。
——是圣人在给太子攒班底了。
于是贾兰再请求外放,走太子的门路,自然是极为简单的了。很快就被放到了一处颇为富庶的地方做父母官。官衔虽小,地方却好,做几年官,即便不功不过,回来也能生个几级。
贾府连着放了好几日的鞭炮,贾母又嘱咐王熙凤给贾兰好生准备盘缠、衣裳等外放用得到的。又问由仪的意思,听她说要随着贾兰出去做官,也欣然点头应了。
——她是体恤这个孙媳妇就一个贾兰,如今贾兰要出去,孙媳妇想要随着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由仪这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东西运了许多到京中其余宅院中就不是她们知道的了。 宽阔平静的河道上,两大两小四条船慢慢行驶着,目的地正是江南一带的小城镇。
“母亲。”贾兰对着由仪恭敬行了一礼,笑道:“船夫说,按如今的速度,大约下旬便可到侯锦了。”
由仪点了点头,道:“知道出京前太子和你师傅都嘱咐你不少,我也没什么好交代你的,坐吧,替我抄两卷《清静经》。”
贾兰点头应了,云心已捧了笔墨纸张来替他铺好,又将笔奉与贾兰。碧月另起了一炉水沉香燃上,小小的屋子里除了由仪漫不经心地敲击炕桌的声音,竟然再没有其余的声响了。
“从小我就喜欢让你抄《清静经》,你抄了这么多年,有什么感想吗?”由仪端着茶钟慢慢啜着,忽然开口问道。
贾兰一愣,旋即笑了:“儿小时以为母亲是要‘闻道’,如今想来,母亲是想让儿能够真正体会到‘清静’二字。”
“如此便好。”由仪叹了口气,轻轻吹了吹茶水上袅袅升起的水雾,慢慢道:“你是进士出身,朝廷自有优待,‘一年一考一转迁’,你在侯锦做出些政绩来,想要升迁不难。如今最为重要的,是你要沉得下心,我叫你读书、明理,许你科举、做官,要说不想你平步青云位列内阁那是假话,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你要守得住本心,你要记着,为官者,以民为本。唯有心怀百姓、心存仁善之人,才对得起你头上顶着的那一片青天。不然即便位列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我也认为你对不起我多年教诲。”
她话说的轻飘飘的,没有铿锵有力挥斥方遒,只是平平淡淡地说着,一双眼睛清澈透亮,直击人心。
贾兰起身,敛衽对着由仪行了一礼:“儿,受教!”
“好了,继续吧。”由仪随意甩袖,藏蓝色大袖衫的纱料广袖在空中甩出一个好看的弧度,莫名地透着一股子潇洒恣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