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那些箱笼送到外书房锁好之后,似锦这才回了兰庭。
屋子里空荡荡的,她喜欢的物件都收了起来,如今只是勉强能住人而已。
这次离开,下次再回来,不知要到何时了。
毕竟周家老太太和二房的人进京,他们一定不愿住在外面,这兰庭原本便是客院,周夫人应该会把他们安置在这里。
这周府,这兰庭,本不是她周似锦的家啊!
似锦枯立了半日,去西暗间书房给许凤鸣写了封信,吩咐素心拿去给孙妈妈,让孙妈妈明日送到安国公府。
第二天清晨,郑夫人带了似锦和郑轶,乘了马车,在郑府管家和家人的簇拥下离了周府,出城往洛阳而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三更在晚上九点~
各位读者小可爱,求收藏求订阅求评论(捂脸,收藏真是太低了,好丢脸啊) 多亏郑夫人昨晚当机立断, 郑夫人、郑轶和似锦一行人离开不过两个时辰, 周老太太便带着二儿子周永一家人浩浩荡荡进了京城, 来到了周府。
周夫人知道周老太太和二房的难缠, 调动起周府所有的人力物力, 进行各种调配安排,最终把周老太太安置在了兰庭正房, 把周永夫妻俩安排进了兰庭东厢房, 周永的两个姨娘则住进了兰庭西厢房, 其余丫鬟婆子都挤在兰庭的东西耳房里。
周永的两个女儿住进了蒹葭院, 盼兮搬到一楼和倩兮住, 二楼空了出来,让两个堂妹住了进去。
周永一向以田园隐逸诗人孟浩然自居,因此两个女儿的名字都出自孟浩然的诗, 长女名唤周觉晓, 取自孟浩然的诗《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句;次女名唤周澄明,取自孟浩然的诗《耶溪泛舟》中“澄明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一句。
周觉晓和周澄明是一对双胞胎,今年十二岁了,生得袅袅娜娜娇娇弱弱,瞧着也是一双小美人。
孙妈妈被周老太太叫过去使唤了整整一日, 待她终于把周老太太熬睡下,已经过了亥时,似锦要她送的信还没来得及送。
孙妈妈揉了揉酸疼的腿脚, 打算明日再寻时间去送信。
谁知天一亮,孙妈妈就又被周老太太叫去立规矩,这下子似锦的信又没送成。
似锦的信原本被孙妈妈珍而重之放在了首饰匣内,不知不觉过了好几日,孙妈妈忙得脚后跟只打后脑勺,彻底把似锦的信给忘在了脑后。
于此同时,肃州发生天神教叛乱,起初肃州官场上下试图欺上瞒下,捂住此事,谁知叛乱逐渐扩大,天神教徒越聚越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甚至开始围攻肃州城,预备占领肃州,割据建国。
眼看着瞒不下去了,肃州知州只得向朝廷求救。
洪武帝下旨,任命兵部侍郎马正阳为提督肃州讨逆平叛总兵官,皇太子林岐担任监军,整顿大军,预备前往肃州平叛。
洛阳距离京城并不算远,早上出发,到了傍晚时分,郑夫人一行人便赶到了洛阳城。
郑府位于洛阳城西的永定坊,是个六进的大宅子。
郑夫人疼爱似锦,把似锦安顿在自己居住的内院正房的东跨院内。
似锦随着郑夫人进了东跨院,发现庭院里种了无数牡丹,如今正是牡丹花期,绿叶丛中一朵朵碗口大的牡丹盛开着,果真是国色天香,美不胜收。
郑夫人没有女儿,把似锦当女儿来疼,领着她进了正房,道:“我接到你爹爹的信,就开始为你布置这屋子,你看看喜不喜欢。”
似锦见屋子簇新,家具全是黄花梨木,地板也是新的,坐垫一律是玫瑰红锦缎制成,靠枕则全是浅粉绣牡丹纹样,而帘幕则是用上好的薄绡制成,清雅而华贵。
郑夫人欢欢喜喜引着似锦去看东暗间卧室:“妆镜是从洛阳城中的闽州铺子买的西洋货,照人特别清楚。”
似锦看了看妆镜,果真纤毫毕现。
她又随着郑夫人去看床,发现是上好的黄花梨木拔步床,上面挂着连珠鲛绡帐,十分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