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作者:大团团(172)

2020-05-16 大团团

    曹瞒听后,啧啧称奇:这世家大族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原来不是所有大家族与窦武一样自私又见识短浅的。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知道了荀彧出身,曹瞒观察发现这小少年举手投足都有着不一样的优雅,他已经初具了名士风度。

    曹瞒的眼神太奇妙,让荀彧怪不自在,他额头滴下一滴汗,疑惑问他:“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

    他脸上又没长花!

    曹瞒嘿了一声:“你长得好看!”

    虽然曹瞒的审美倾向于威武俊朗的成年男子,一心想要像袁绍那样做个俊美无涛的男子汉,可他就是觉得荀彧的清俊雅致非常特别,俊美高大的男子有味道,荀彧这样清雅的也很有美男子气质嘛!

    曹瞒悄悄说道:“等你长大一些,颍川和洛阳的小娘子都要朝你丢帕子了。”

    荀彧一阵沉默,摸了摸自己的脸,陷入了思考人生的纠结之中。

    他还没成年,洛阳的小娘子就朝他丢帕子了。

    “男子并不需要过于注重容貌俊美与否,干净整洁就好,做官做事又不是靠脸,靠的是能力,名士之间的交流,看的也是气质,很少有人看脸的,”荀彧淡淡说道。

    曹瞒拍拍荀彧:“你别说,脸有的时候真的是利器!”

    曹瞒亲自体会到这一点,用脸,他可是懂行的!

    荀彧微妙的视线落在只比他高了半截的曹瞒头上,深深担忧起了曹瞒的身高。

    他十六岁,以后还能长个儿,可阿瞒都二十了,还是这么点,长得再俊朗阳光,身高摆在那边,脸俊真的有用吗?

    荀彧聪明地没有去提这件事,他轻咳一声,为曹瞒介绍道:“我的祖父是郎陵侯相,在颍川一代有名望,后来生了八个儿子,号‘荀氏八龙’,各个都有才华,父亲在当地被人们称为荀二龙,另外还有八位叔叔,其中一位早逝。”

    曹瞒果真好奇地听了起来,而荀绲在与司马隽交谈以后,带二人去往了荀氏族地,这里整个一条街道里的房屋内,住着的都是姓荀的人家,旁枝末节的亲戚很多,大家互相帮衬,邻里间的氛围和睦,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是读书人的原因,这里很少有争斗,走在荀氏族地之中总能看到人们互相谦让。

    荀绲为曹瞒在自己家安排了客房,还给他指了一名小厮打扫屋子。他对曹瞒介绍道:“族地之中有荀氏私学,你不是说想要到各个私学看看外面的学堂是什么情况吗?我可以为你引荐,让你去见识一下荀氏私学的模样。”

    曹瞒闻言眼睛刷地亮了起来:“没想到族地之中就有私学啊!”

    他忙谢过荀绲的帮助,拿到了能够进入私学学堂的身份牌。

    曹瞒的时间不多,来到荀家的第二天,就兴冲冲地与荀彧一起去荀氏私学上课。

    因为当家老太太的去世,荀氏族地挂上了一片白色的灯笼,看上去素净而幽静,顺着石子铺成的路来到私学学堂,可以看到其中有两间屋子,中间由一片竹林隔开,形成学堂之间互不干扰的效果。

    朝南面的屋子中多数是小孩子,坐在其中朗读课文,认认真真地摇晃着脑袋,曹瞒仔细听来,发现竟是启蒙时学习的《诗经》。

    荀彧带曹瞒穿过竹林,来到了朝北面的屋子,里面坐着的大多是与他们同岁的少年,年纪稍大一些的已是成年男子,稍小一些的约莫与荀彧同岁。

    二人拜见先生,递交名牌,由先生指点作位,因曹瞒是来旁听的学子,先生将他安排在了课堂的最后面。

    荀氏私学的授课先生都是荀氏宗族本家之人,各个身俱书香之气,此番正在上课的先生名为荀爽,四十多岁的模样,荀彧上课的时候称呼他为慈明先生,私底下则称其为六叔。

    荀爽精通儒家论理,于经籍造诣颇深,曾被先帝刘志招为郎中,负责朝政的对策上奏,党锢开始之初,荀爽便请辞了官职,回到家乡来潜心着书,教授家族子弟。

    在曹瞒的心目中,太学是最好的学校,那里聚集了朝堂中的高官,能获得那些高官们的指点,还能不是好学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