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暗急在心,戏志才拉住了他,低声道:“现在主公正在气头上,你可别立即上去为边让说情,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主公没有说要杀死边让,你可别多嘴,到时候身边谋士都胳膊肘往外拐,主公一气之下下令杀了这祸害都有可能。”
陈宫被拉住了,一边是他认的主公,是忠,另一边是他的那群友人,是义,忠义两全的尴尬境地,身处其中,唯有自己知道煎熬无力的滋味。
戏志才说的不错,曹操没有下令杀死边让等士人,一切都还能够挽回。
曹操很快就将这个小插曲给忘在了脑后,他要忙碌的事情太多,哪里还有心情去关注几个口舌之徒?
陈留连绵阴雨,一连好几天都不见阳光,很快就有人来报告曹操:“州牧,河水涨势汹汹,如今已经涨到黄线了!”
在河水干涸期间,曹操命人在丈量地画了三道线,最底下的是绿线,中间的是黄线,河水在绿线与黄线之间时,代表河水水源充足,四野不会遇上干旱。
河水到达黄线,则代表着危险信号,一经发现,需立即通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曹操下令:“现在正在校场操练的一军,所有人带上工具,全部去河低处挖渠引流!”
他将所有人召集起来,分派指令:“让家家户户登记在册的百姓负责一块区域,每个乡里按排发放铜锣警戒。”
“孟卓(张邈)率领二军启程去内陆山地,运送泥沙来岸边支援!”
“三军留下看管农田,下令通报全陈留急招募善于手工编织之人,无论老弱妇孺都行,招来包草裹,给他们粮饷,一切账册记录再案,由公台负责。”
曹操下达指令雷厉风行,果决万分,便是大雨立即停下,众人白忙活,白跑一趟,劳民伤财的风险他也一并承担着。只因他在全兖州下达铁一样的命令,一旦大水涨到黄线,全员进入戒备状态。
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农民无法反抗上天赐予的磨难,那么就由曹操来带领他们,去与天斗,去与命运抗争!
曹操不信天命,只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众人快速行动起来,常年累月在曹操率领下高效率的官场,在州牧铁一样的命令下,无人反驳,俱数照做。
运泥沙,挖渠,通报百姓,组建民兵,收集草裹装泥沙,一切按部就班进行。
张邈风雨兼程来往于各郡,运送泥沙走石,衣不解带忙成了泥人,率领人开凿挖土从不停歇。
陈宫没有心思再去想边让的事,一旦忙起来,脑子废力运转,连吃饭都没时间,饿了啃个饼子对付过去。
戏志才直属曹操,跟着曹操忙前忙后,作为最称职的“秘书”,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就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人手不足,那便一个人当成两个人来用,曹操能把自己一个人当成三个人来用,只要他站在最前头,那就是一根定海神针,是所有人的主心骨,人们服从,听命于他,只要他不倒下,凝聚起来的士气将一往无前。
雨水无情地又一连下了数日,陈留迎来了一年中最阴暗的季节,河水涨势不减,挖渠的军队与农民壮丁们忙得累死累活,仍杯水车薪,多道渠共引河水,细流分引抵不上庞大的总河水量,河水涨到红线的那一刻,处处的河岸都有决堤的风险。
曹操启用了所有能够使用的有生力量,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全都参与其中。如今在河岸边,到处都能看到巡逻的官兵与盯着河堤的百姓,每十仗都有一人徘徊,每一队都有个铜锣,一经发现有决堤的风险,泥沙裹的草裹立刻堆积而上。
吕布之军因全员都是高个子的大汉,被派往了最前线,曹操召集了军营之中最高个子的人,守在最紧要的关口,派人不断地向上堆草裹。
后方春耕种下的粮草已经冒出了绿尖,正健康茁壮生长,各地都有人来为田地引流,以
百姓们眼巴巴地望着岸口,心中祈祷上苍放过他们的粮食,一双双惶恐无助的眼睛,在看到曹操到来时候瞬间涌起了希望的亮光。
漆黑夜,雨依旧在下,火把无法点燃,灯笼受不住风雨,油纸伞在这样的暴雨环境中已经成了累赘,官民们披着蓑衣,小心翼翼带着灯笼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