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不想死_作者:衣青箬(280)

2020-05-25 衣青箬

    ——虽说布日古德答应了顾铮,会一直向西北,打通古丝绸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再觊觎大楚了。他有理由相信,一旦大楚出现弱势,被布日古德抓住机会,必定会趁虚而入。

    所以,在给布日古德提供武器铠甲之后,大楚的边军装备也需要更新换代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这个提议没有人反驳,不过就其中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了商榷。不过,真正能在早朝上议论的,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地方。

    早朝结束之后,部阁重臣齐聚咨平殿,才开始商量最重要的部分:炼铁厂的选址,由谁来负责等等。

    今日得到随驾机会的唐春生站在角落里,捧着自己的木板,激动得涨红了脸。第一次议事就是这样的军国重事,秘书监没有白来!    军工厂的选址,自然要足够隐秘。

    好在西北足够的荒凉,有大片的地方可以选择。即便是到了后世,西北也有许多地方数百里内荒无人烟,更何况现在。

    一群人在咨平殿里对着地图指点江山,很快就圈出了几个群山环绕的隐秘之地。不过具体要定在哪里,还需要实地考察才清楚,毕竟还要考虑土质、气候及其他情况,地图上却不能显示,这样看起来好,实际上未必真的合适。

    所以话题重心很快转到了派谁去西北考察上。

    这先期考察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哪个部门负责了此事,这工厂建立起来之后,自然也有他们的一份子。

    所以兵部、工部和户部都争着要派人去,也有人提名应该让将作监负责。军备物资一向是兵部负责,这个要求合情合理,而山泽水泊归工部管,勘察地理这种事他们更专业,户部掌天下土地,也能摸得着边,至于将作监,这个部门通常是太监负责,直接对皇帝负责,如今军中的所用一应装备武器,俱是出自这里,自然更不必提。

    贺卿罢黜了宫中用内侍的旧例,但除了黄修带走了一批人,还有一批去了皇庄之外,剩下的都塞进了各监局中,所以如今这些地方还是内侍掌管,跟宫中关系密切。所以虽然将作监没有人在这里,却还是有人主动提起。

    各部之间彼此也有竞争,其他没有资格争的人,自然也不想看兵部工部和户部吃下这张大饼,倒不如还是让皇帝直观。而且以从前的旧例来看,上位者对这些东西总看得更重,未必会愿意臣下染指。

    唐春生和梁琦坐在角落里,捧着木板,看得目瞪口呆。

    在他的印象中,这些部阁高官们,都是国之栋梁,不但能力出众,而且涵养极高,说起话来必定温柔和悦,就算商量事情,那也肯定是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尤其这还是在咨平殿里,也算是御前了。

    却不想他们真的吵起来的时候,也是脸红脖子粗,气急了什么话都说得出来,甚至还有挽袖子露胳膊意图动手的。

    当然,即使是骂起人来,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官们也不会像街上的泼妇那样满嘴脏字,要文雅得多,且处处用典。有好几句,唐春生甚至根本没听懂。不由暗暗佩服,果然高官厚禄也不是人人都受得起的。不过有时候,这种骂法反而更能够戳中彼此的痛处,到最后演变成纯粹的意气之争。

    唐春生和梁琦对视一眼,眼中都有同样的疑问:这种话,也要记下来吗?

    想是这么想,但他们还是很快低下头去,奋笔疾书。不管这段要不要留,都是之后的事,等会议结束之后私下去问就是了,若不需要,再删去就是。

    “好了,要不要我腾个地方让你们切磋一场?”眼看对骂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贺卿只能出面调停。

    她开了口,其他人也上前劝说,很快争执的几人就冷静下来了。——到他们这个位置,如果有人以为他们能那么容易就被激怒,那就想错了。他们表现出这种情绪,只是因为这个场合需要他们如此表态,让贺卿看到他们的决心。

    “此事就由兵部领头,工部和户部协办吧。尽快把各项事务定下来,早日投产才是正经。这批生铁关系重大,务要尽心。明年船队回来之时,我要看到你们的成果。”她顿了顿,道,“至于将作监,我的意思是,以后他们只负责技术性的东西,至于生产流程,则交由下面进行,所以不参与此事。等你们把上好的生铁炼出来,再送到将作监,研制新式铠甲武器及火器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