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到最后,布日古德最终还是决定先派遣一支军队南下,试探一番。
据说大楚朝廷如今精力都放在了南方的出海贸易上,说不准会顾不上西北这边。尤其听说西北有很多百姓南下,如今空虚的很,对他们而言的确是个最好的机会。如果这时候不抓住,等大楚朝廷反应过来了,也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贺卿也没有想到,一直是为水师船队准备的火器,竟然是先用在了西北。
虽然签订了停战协议,但贺卿对布日古德的信誉持保留意见,并不认为真的就可以就此高枕无忧了。异族本来就是如此反复,被压着打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投诚,但一旦被他们窥见大楚国内的空虚和弱势,就立刻会卷土重来,再次掀起战争。
不过她本来以为,布日古德会更有耐心一些,毕竟现在两边开始贸易合作,他们已经可以取得足够的生活物资,甚至顾铮暗地里还给他们提供武器。而对西域那边的扩张,也可以弥补一些战争的损耗,以战养战。
所以贺卿本以为,在打通西域的道路之前,布日古德不会南下。
但现在看来,她还是低估了此人的狼子野心。他就像是草原上的狼,长期蛰伏着,看上去无害,但只要看到一点机会,就会立刻扑上来,想咬下一块肉。
不过这一回,他们显然失算了。
因为火枪在船上的用处不算很大,受到距离限制,除非接舷战,否则大部分时候都用不上,所以顾铮只往水师那边送了一小部分,剩下的全部都武装到了西北军中。
这本来就是为了防止布日古德出尔反尔,对大楚下手。而这份考量,显然很有先见之明。
布日古德派出来的这支军队,并不是他自己麾下的精锐之师,而是由依附的部落和俘虏组成的杂牌军,论起战斗力来,跟他自己的精锐根本无法相比,在令行禁止上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除了最开始的时候,大楚军队措手不及,让他们占了一点优势之外,等到这边彻底反应过来,他们就只能被压着打了。
更叫他们惶恐的是,这一回,大楚的军队没有固守城池,而是派出了骑兵,在草原上与他们作战。而骑兵手里此前从未见过的的火器,更是叫他们吃了大亏。
草原人其实已经在防备大楚的火药了。毕竟上一回的教训实在是太过惨重,就连布日古德自己也因此被俘虏。
不过他们对火药的认识很显然,还停留在炸药包上。草原人念念不忘的,是张抗用它炸开河道,淹没了草原人的军队,至于具体的威力,最多不过是能让他们的马匹受惊,实际上杀伤力并不强大,只要有所准备,应该还是可以对付的。
至于这东西真正可怕之处,他们根本一无所知。
更没想到大楚的军队这次拿出来的火器早已更新换代,升级成了杀伤力远远超过弓箭的火枪。除此之外,因为动力不同,火枪的射程也比弓箭更远。
挥舞着大刀长矛的草原骑兵,在猝不及防之下遭遇了热武器的炮轰。
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一场足以写进历史的战事,因为火器第一次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对后世的武器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此时,草原杂牌军损失惨重,又惊又怕,迅速溃败得一塌糊涂,四处奔逃,被西北军追着打,死伤无数,俘虏无数。
基本上没有对对方造成任何有效的威胁,这一次试探就结束了。
布日古德派来督战的精锐小队躲在大军后面看到这一幕,同样被吓坏了,甚至没有考虑去收拢那些四处溃散的残军,而是直接掉头回返草原,把这个惊天的消息传回去给布日古德。
现在的大楚早已不是之前的大楚,更不是草原铁骑可以肆虐的对象。
甚至,亲眼看到那一幕,他们已经开始怀疑,能够轻易就被洞穿的铁骑,还能称得上铁骑吗?
南下打草谷估计已经是一条绝路,决不可轻易尝试。
这个消息自然十分出乎布日古德的预料。
其实顾铮愿意吧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出售给他的时候,他就已经猜到了大楚可能在研究更厉害的武器装备。毕竟彼此是敌人,对方不可能那么好心增加他们的战斗力。